周恩来保护鳌园免遭劫难

•陈新杰
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的浪潮席卷全国,集美学校的学生也造起反来,学村不得安宁了,“永久和平学村”不再和平了。
集美学校多所学校的规章制度被批判、被砸烂;学生不上课,一心“闹革命”,在校内批斗校长、教师,学校书记校长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夺权,“靠边站”。学校内山头林立,学校内少则两大派,多则三四个大组织,每个班级也都分成三四个“战斗”队,写大字报,开辩论会,唇枪舌剑口诛笔伐,争论不休。最后,为争夺学校的领导权,口水战又发展成肢体战,“文攻”变武斗,校舍当堡垒,校具当武器,甚至到部队抢来军火大干,学校成了战场,南薰楼被打得弹洞累累。
造反派还到福州、厦门批斗省、市委书记等领导;还以“破四旧”为名,四处破坏文物古迹。
鳌园也不可幸免地成了“造反派”、“红卫兵”造反、破坏的目标。
在那疯狂的年代,航海学校的“红卫兵”在被极左思潮邪风吹昏了头的头头的带领下,妄图砸毁鳌园。他们的理由是:纪念碑有毛主席的题字,陈嘉庚是资本家,纪念碑前不能有大资本家的墓陵;鳌园石雕是“四旧”云云。
1966年7月的一天下午,他们乘集美人上班的上班,打鱼的打鱼,种地的种地,多数人不在村里的机会,闯进鳌园。他们一进入门廊便挥锤朝墙上的石雕狠锤猛砸。他们的狂暴行径惊动了正在拜亭乘凉的几位老人。他们听到敲打的声音,发现有人砸陈嘉庚先生花巨资、花费他最后十年大量心血建起的鳌园,十分气愤。但在那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更加他们人少力单,不能和他们正面对抗。他们有的上前劝阻,有的赶回村里报讯。
族亲们闻讯,一传十,十传百,拿着锄头、蠔铲,自发的组成一支护卫队伍,直奔鳌园而来。
那些“红卫兵”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村民们在后面猛追,直追到航海学校校园内。
他们的行动惊动了驻校的解放军“支左”部队。他们一面派人将村民挡在允恭楼前,耐心劝说;一面打电话向厦门市委第一书记袁改汇报。袁改觉得事体重大,不敢拿主意,便立打电话向国务院值班室请示。
允恭楼前,赶来的村民越来越多,聚满了楼前的操场。村民们高呼“暴徒滚出来”、“谁敢砸鳌园就砸烂谁的狗头!”。他们要求“支左”部队交出打砸鳌园的肇事者,并申明肇事者不出来,人不散;还放话说:肇事者不出来就放倒楼前的大桅杆。
尽管工作队一再声明他们一定会处理肇事者,请大家回去,可人们就是不散,几次试图冲上楼。双方僵持了几个小时。
终于从总理办公室打来电话,传达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说服造反派,暂时封存鳌园建筑物,等运动后期处理。”
厦门市市长李文陵带着周恩来的指示,火速赶到集美。李文陵先向“支左”部队传达周总理的指示,然后来到允恭楼前,对大家说:周总理已知道这件事了。他是带着总理的指示来的。对肇事者政府将严肃处理。他向大家保证鳌园绝不会再被砸了,要大家放心,回去休息吧。
市长说完后,人们方慢慢散去。鳌园就此得到保护,未再受到破坏。
当时的周恩来在林彪及“四人帮”的包围下,处境极其艰难,他巧妙地用“封存”“等运动后处理”的缓兵之策,避开极左思潮的锋芒,在邪风恶浪中把鳌园保存了下来。
红卫兵敲砸是从鳌园门廊两侧石壁上嵌的都是工艺最精湛的镂雕开始。这些镂雕,内容多为我国历史经典故事。尽管老人奋力制止,族人及时赶到,但石壁上的多数镂雕还是被砸坏。镂雕上,立体部分有的被敲掉三分之一,有的被敲去一半,更多的是只残留一个根底。文革结束后,这些镂雕又借惠安师傅的巧手,复原如初。为了不破坏鳌园墙体的结构,修复时只在原镂雕上做文章。师傅们找来当年镂雕的照片、图纸,先按原图像用泥团雕塑拼接,再将泥塑部分分解成一个个构件,然后取材,依泥构件的形态,雕刻出石质构件,最后将石构件用粘液一一拼接在原镂雕幅上。修复后的鳌园,焕然一新,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此后又续建了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三位一体,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景观。
鳌园始建于1950年,是陈嘉庚回故乡定居后,开始的学村二次大规模建设中的重要项目。鳌园的建设倾注了陈嘉庚大量的心血,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集中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特色,是国之瑰宝。
鳌园的建设得到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的支持。1952年5月毛泽东亲自手书“集美解放纪念碑”。毛泽东为一个小镇的纪念碑题字这是绝无仅有的。还有不少领导人送来楹联诗词,镌刻在鳌园方方石刻字碑之上,都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鳌园另一特色是园中有大量的石刻。石刻分为浮雕、沉雕、镂雕、线雕、圆雕、影雕多种,内容有工农业生产、文教体育、名胜古迹、历史故事和连环装饰图案五类,取材广泛,包罗万象。石刻形象逼真,千姿百态,富有生活气息和闽南风格,有闽南石雕博物馆之称。
鳌园修复并对外开放后,我国几代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以及其他领导都先后在鳌园留下足迹。1984年,邓小平题词“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陈嘉庚”,重申毛泽东对陈嘉庚的崇高评价,再次肯定陈嘉庚伟大的功绩,嘉庚精神的伟大意义。
如今鳌园是国家4A级的景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参观了鳌园,欣赏鳌园的艺术珍品,瞻仰长眠在此的伟大爱国者陈嘉庚先生,缅怀他的伟大功绩。
鳌园是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大批学生和其他人群到此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年的清明节,厦门市各界,特别是集美学校的师生都聚集在鳌园,祭扫陈嘉庚先生的陵墓,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决心弘扬嘉庚精神,实现祖国的完全同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鳌园是镶嵌在集美胸前的一枚金光夺目的徽章。
1949年,在解放集美的战斗中,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特别指示参加解放集美作战的野战部队,不要使用重武器,保护了集美学校的安全完整;“文革”中,又是周恩来挥动巨人的臂膀,保护了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