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诚毅”校训与体育精神

房晋   谢军

“诚毅”是陈嘉庚与胞弟陈敬贤为集美学校拟定的校训。“诚者,天之道也。至诚如神。”这是《四书》对“诚”的解释。用陈嘉庚的话说,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如果有了至诚之心,便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毅者,坚忍不拔也。志决而不可摇夺者谓之毅。”这是《左传》对“毅”的解释。用陈嘉庚的话说,就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这是做事的基本方法。一个人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毅的精神。用“诚毅”做校训,就是要全校学生、中华学子,以“诚”立身,以“毅”处事。
校训, 作为一种意识现象, 制定者不是坐在书斋里凭借传统哲学词语来确定, 而是结合自己含辛茹苦的实践体会, 深悟“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的真理因素, 站在科学思辩的高度, 自觉地扬弃正统文化那些负面因素 着重于理想人格的塑造 才确定了“诚毅”二字。
“诚毅” 校训,不仅是做学问所需领悟的要领,也是赋予体育精神的重要内涵。陈嘉庚先生用“诚毅”表述了这位伟人倾资兴学之宗旨,他强调通过锻炼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人的意志品质。陈嘉庚先生认为只有民族强大、身心健康,方能“挽吾国积弱之颓风,矫社会搏沙之陋习”,才能建设好国家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早在1917年12月4日,他在新加坡《为天津水灾筹办运动会上之演词》中就指出:“世界文明国,不但学生重视体育,为人毕生亦未敢放弃,且属尚武精神,对于国家,尤为重要。”健体强国的教育思想贯穿于陈嘉庚办学的理念中,因此创办集美学村,立校训“诚毅”。希望通过“立诚树毅”来锤炼莘莘学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学生的拼搏精神、锻炼学生的品德意志、培育学生讲公平诚信、告诫学生要百折不挠地追求真理、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民族和国家的振兴做贡献。“诚毅”精神是陈嘉庚爱国爱乡爱民的体现,也是爱国体育精神的核心。
所谓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和进取心的意识总和,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同时它也是追求人的躯体健康、健美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以争取精神世界的健康自由(即敏捷、善于思考的大脑和健康心态等)的心理状态。它具有某种超越时间、地域、种族、政治和人的生命的特征,属于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从实践的角度看,体育精神是身体运动技能、技巧和多种优秀心理品质作用于运动身体之后的升华,并为社会观念所积极接受的意识。正因为体育精神符合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同时又是人们体育审美意识的集中概括,成为人们在运动实践中精神追求的一种目标,因而具有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极高的教育价值,能够产生震撼、崇高、激励、鼓舞、教育、启迪、高峰体验等一系列审美效应。众所周知,人们从奥运会赛场上,都能从现场、电视直播或视频上感受到我国健儿身上的“体育精神”,这是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是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拚搏精神;是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是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它与“诚毅”精神有着天然的渊源,同样体现人类追求精神目标的理想境界,二者相得益彰。
一、“诚毅”精神与“体育精神”的辩证关系
(一)“诚毅”精神之爱国强民思想
陈嘉庚的一生是爱国爱乡的一生,青年时期出洋办实业,砺经磨难,凭借自己的吃苦精神和聪慧品德,事业有成。成功之后,不忘报效祖国和家乡,把兴办教育作为爱国爱乡的具体展现,表现出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者的博大情怀。“健民强国”是陈嘉庚体育精神的宗旨。陈嘉庚通过兴办教育,将健民强国的宗旨贯彻其中,一方面改良民族愚昧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科学锻炼,增强民族体质,雪“东亚病夫”之耻。
人的精气神主要表现在一种精神面貌上,陈嘉庚先生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须有良好的身体作为基础,这在他的一段自述中得到体现:“余少时未受新教育,对体育绝不注意。适年逾六十,身体常觉困顿,由是每早(约黎明五点钟后)在床上运动,起后续行普通运动,计床上下运动约十余分钟,洗澡二十余分钟,用毛巾擦全身数次,温冷水随意。是后无日间断,自觉补救不少,于今十余年裨益实多……”。正因为陈嘉庚先生有了自己体育锻炼之后的切身体会,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通过体育运动来煅造自己坚毅的品质。因此,对体育的教育功能的认识,也反映在他回国倾资办学的指导思想之中,也表现在“诚毅”校训的内涵里。陈嘉庚先生通过“诚毅”校训的感召,树立恢复民族健康的信念和信心,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坚定树立“诚毅”精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在1920年第二届校运会上说:“回国以后瞬将一年,平日在校观诸同学对各种运动颇知奋勉,良堪欣慰。回忆同学初进本校之时,身体赢弱,颜色清白者颇不乏人。迨经数月,身体健康,颜色红润。或归功于海滨空气之佳,或致誉于校舍卫生之宜,而鄙见则谓不专系乎是,强半注意体育勤于运动,故能获此效果。”由于他的极力倡导,使学生懂得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懂得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懂得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懂得通过竞技比赛培养人“爱拚才会赢”的观念;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观念;通过体育行为培养人的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陈嘉庚注重育人过程中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身体锻炼,因此身体力行,注重科学锻炼,自编一套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在起居、饮食和养身方面均有心得,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他认为:“我们的青年学生和国民,如果体质羸弱,弯腰驼背,精神萎靡,将来虽有满腹理论,亦不足负国家重责”。因此,必须“以提倡体育,恢复国民健康,为振兴教育之先决问题”。1920年5月8日在集美学校第二期运动会上致辞中说:“有一部分同学,锐意攻书,而对于课外运动不甚注意,是未悉三育并重之宗旨也”。 1933年8月14日,在新加坡“欢迎厦门男女篮球队茶话会上致欢迎词”他又对集美学校的学生说:“至于体育活动,为教育中一重要之科学,虽主旨在训练健身,然对于道德精神关系更为密切,若注意体育而忘道德之现象,深可慨叹者也。”他在1921年10月10日集美学校第三届联合运动会上又强调:“吾人为中华民国国民,应有健全之身体与精神,方可为社会服务,荷国家仔肩,故本校此次运动会,意在为发扬精神,锻炼身体,扫除病夫之讥,希望能以学界少数而影响及于他界人士……,望此次运动会能影响及于闽南,使人人知体育之重要”。正因为陈嘉庚先生对体育的重视和倡导,集美学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体育活动,学校也因地制宜重视运动场馆的建设,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在集美学村的建筑中寻找到当年体育场馆的建筑辉煌:室内体育馆、龙舟池、深浅游泳池以及多个操场等等,至今,仍在保障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体育训练和比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诚毅”精神之公平诚信
体育的本质特点是竞争, 而失去公平的竞争, 就丧失了体育的本质意义, 从而也就丧失了体育特有的魅力和生命力。西方体育从古希腊时期起, 就把追求公正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在古希腊奥运会赛场上, 运动员、 裁判员在比赛前要在宙斯神像前宣誓, 保证比赛的公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体育的基础是公平, 即体育运动中的平等是以公平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 体育比赛制定了严格的规则, 确保每一位选手在相同规则的要求下参加比赛, 保证公平公正。
与奥林匹克运动一样,嘉庚体育精神也主张公平诚信。“诚者,诚以为国,实事求是,大公无私;毅者,毅以处事,百折不挠,努力奋斗”。陈嘉庚先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陈嘉庚一向恪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以经商为例,他主张诚信经商,反对唯利是图,强调“商人亦有商人之道”。《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的眉头警语有:“待人勿欺诈,欺诈必败;对客勿慢,怠慢必招尤”,“与同行竞争,要用优美之精神与诚恳之态度”。1946年,陈嘉庚在一次宣誓典礼上指出为人的起码要求是“凡人必须有诚信,不可视宣誓为具文。我国之不幸,亦因执政者言行相背”,因此,“诚信”是陈嘉庚精神的重要内容。1945年10月,陈嘉庚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联合社团欢迎大会上,重述了一段他在巴城福建会馆欢送会中说过的话,这几句话最集中准确地反映了陈嘉庚实事求是、诚挚待人的高贵品质。他说:“世上有三种话,即漂亮话,敷衍话,老实话。漂亮话我未有学习,敷衍话难免使到会诸君失望,老实话恐有一部分人不喜听。我前年回国慰劳考察,与此次回国观光,无论在国内外讲话,均凭见闻事实与良心而言,故前次南返报告延安政治良好,毛主席诚恳虚怀,终必胜利;蒋介石狡诈无信,政治腐化,终必失败,陈仪祸闽惨重,必须打倒”,“惟诸君诚意惠临,不能以漂亮敷衍之话报答,幸祈原谅。”爱憎分明、直抒胸襟、敢说敢当、诚恳公正,正是陈嘉庚先生为人做事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因为他是这么一位倡导公平,弘扬诚信的人,才能赢得世人的广泛赞誉。今天,我们提倡社会讲公平、做事讲诚信,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嘉庚先生这种崇高的精神。
“诚毅”精神即“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是嘉庚精神的实质,同时也是嘉庚体育精神的外化表现。“诚”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是哺育世人心灵的甘露、是陶冶情操的文化源泉; “毅”是培养人们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的根基,是勇往直前的动力。“诚”在这里是指真实实在,在体育训练和竞赛中所表现出的相信自己,在比赛中尊重他人,以“诚”之心,做人做事做学问。 “毅”是要有毅力,意志坚定,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树立高远的目标,朝着前进的方向去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今天,我们弘扬嘉庚精神,传承“诚毅”校训,就要像嘉庚先生一样诚实,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当今《全民健身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实施,就需要以嘉庚体育精神为基础,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就需要以嘉庚体育精神为指导,公平地参与体育竞赛活动;就需要以嘉庚体育精神为方向,坚持不懈、科学有效地强身健体。
(三)“诚毅”精神之拼搏努力
立“诚毅”校训的时代背景,是中华民族面对军阀政府无耻地勾结帝国主义, 对外屈膝投降, 对内血腥镇压的严峻现实,每一个抱有正义感的炎黄子孙无不从震怖中惊醒---中华民族有被淘汰的危险。陈嘉庚先生一方面在身居异邦遭受鄙视凌辱的同时, 也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的熏陶。民族危机的烤炙使他升腾起变革现实的历史要求, 积极关注民族的命运, 驱使他产生兴学重教以期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由于民族危机严重的触动, 他将兴学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联结一起, 燃烧起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 “余侨商星洲, 慨祖国之陵夷, 悯故乡之械斗, 以为改进国家社会, 舍教育莫为功。”以“诚毅”精神办校兴学, 唤呼万民觉醒, 激励其忠公爱国、振兴中华。所以说陈嘉庚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因此,他倾资办学为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质,通过体育运动炼就国民的健康体魄,扬“诚毅”精神呼唤民众拚搏努力的觉醒。
“勇于拼搏,诚信竞争”是嘉庚体育精神的动力和显著的社会效能。奥林匹克运动倡导“更快、更高、更强”,就是要鼓励参与者敢于拼搏、超越自我,而体育精神就是引导着人们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诚毅”校训与之相呼应,鼓舞人们在参与体育锻炼中寻求目标实现的身心感受。最具代表性就是集美学村的龙舟池,是陈嘉庚先生利用集美临海优势而兴建的体育锻炼场所,每逢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争分夺秒, 激烈竞争,你追我赶,最后的胜者,往往凭借的不仅只是技能,更是一种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和果毅努力的品质。
因此“诚毅”精神便是我们在竞争路上不被困难吓倒、鼓舞士气。在“诚毅”校训指导下,集美学校竞技运动水平渐露锋芒,1929年4月,集美学校选手薛匹侠,陈桂在旧中国五运会第二次预选赛上双双打破跳远和跳高全国纪录。……陈嘉庚先生为扫除“病夫之讥”的愿望实现了而感到欣慰。正是由于陈嘉庚先生创办了集美学村,1959年成立了福建体育学院,办学至今,在陈嘉庚“诚毅”精神的感召下,培养出大量为国争光的体育人才。1994年10月,集美学村由原来的五所院校合并组建为集美大学,在体育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诚毅”精神的传承与时代创新
“诚毅”精神的弘扬与传承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和扎实的实施过程,才能如愿以偿。
(一)“诚毅”精神现代传承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树立先进的理念
 “创造强健优秀人才,担负复兴民族的责任”。这是陈嘉庚先生的一贯教育理念。办集美学校,就是要在学习文化的同时,重视人的身体健康,并以此与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相互作用,指出:“维新之道,莫重于卫生,人民身体之强弱,寿命之长短,与国家之兴衰,极有密切之关系”。 还说:“健全的事业,寓于健全的精神,健全的精神,却寓于健全的身体”。陈嘉庚先生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健全人的体魄,并将民族健康与国家兴衰相关联的高度来认识;将民族强盛之基础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的高度来理解;将民族复兴的责任赋予体育锻炼来提高。这些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人的素质的理念,在创办集美学校,制定“诚毅”校训伊始,就包含着深远的意义。
第二、搞好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体育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建设的保障,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陈嘉庚先生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辟了具有大型足球场和400 m跑道的大操场,场上一片绿色草坪是陈嘉庚特地从新加坡以邮寄形式购进草籽、割草刀和磨刀石,并雇人精心培育、修剪出来的。30年代又修建了一座长90尺、宽40尺的体育馆,2个雨盖操场、1个器械运动场和2个简易游泳池,露天篮球场各校均有2~3个。根据学村游泳场地的优势(有自建海水游泳池2个,一个是男生游泳池长100 m、宽50m,另一个是女生游泳池长50 m、宽20 m)。特别设立了一个体育部(后改为体育馆),统管全校体育事宜。为集美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确保师生的日常教学和课外锻炼。今天我们依然在集美各学校享用着陈嘉庚先生当年为后人留下的体育场(馆)的设施,处处感受到这位伟人为我们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第三,关注体育课程建设
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更为科学全面地贯彻陈嘉庚先生办学倡导的德智体并重的原则,学校注重体育课程建设,在教材的编写到课程的内容上,注重科学合理安排,把体育课纳入集美各校的教学大纲,并列入必修课程。成立了“体育研究会”,发挥各校体育教师的集体智慧,编写教材,研究教法,出台办法。集美各校的评分办法是:“早操占10%,课外活动占10%,运动技能占40%,运动道德占30%,卫生与努力占10%”。在体育课中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园艺、龙舟、登山、游泳、拔河、卫生健康常识、运动生理卫生、科学锻炼方法等13门。确保了体育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为“诚毅”校训的全面贯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备课和业务学习中,贯彻“能者为师”的原则,根据体育教师专业的特长提出备课的要求,以“扬长避短”组织活动,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还组织听课、互相评课、观摩教学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重视科学方法
在陈嘉庚“诚毅”精神的熏陶下,体育教师备课认真,讲究科学,并能结合地域和学生特点,准备室内外授课的教案,同时注重运动生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讲,动静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补,体育锻炼取得明显效果。为了增强学生身体,陈嘉庚指出,一方面是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预防保健,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工作结合起来。陈嘉庚先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采取的态度是;凡是科学的、进步的、大众喜欢的都提倡,这一思想也在集美鳌园的体育石雕群像中得以体现:既有西方的体育项目,也有中国传统体育内容,生动丰富,项目繁多。为我们今天研究陈嘉庚体育科学思想提供了更详实的佐证。
第五、积极倡导体育文化交流
锻炼、提高、竞技和比赛是体育学科的功能,通过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增加竞技水平,大力开展体育比赛,并注重学习和吸收西方的体育竞技项目,对传统体育文化亦大力继承和发扬,每年集美学校运动会,举办龙舟比赛,邀请厦门篮球队和“闽南武术团”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展体育文化交流。在东南亚等国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当地华人华侨所欢迎。同时,也促进了体育的文化交流,为祖国和华侨之间构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在陈嘉庚先生的倡导下,集美学校也吸收了大批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学子回国学习,集美的体育活动也由学校走向社会。集美校友遍布海外,这其中体育的交流和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天,继承陈嘉庚先生中西结合的体育思想,秉承“诚毅”校训,注重体育交流,就要坚持和发扬陈嘉庚先生的体育思想。
(二)嘉庚体育精神的时代创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嘉庚体育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邻里、互助友爱是陈嘉庚先生办学的又一特色,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陈嘉庚先生的办学理念中。在过去,集美村由8个宗族的族群组成,由于祖辈的恩恩怨怨造成宗族之间的不团结,时常因为土地、捕鱼等问题引起械斗、宗族冲突。为了建立起和睦、平安的集美社里,陈嘉庚先生利用端午节民间的龙舟赛,并在龙舟池相邻的游泳池安排“捉鸭子”等各种比赛,让各个宗族按照部落组队参加,与集美学村各院校争夺总冠军;同时配套安排社戏、南曲等地方特色曲艺节日在龙舟池中间的亭内演唱或在环游龙舟池的演出船上演唱。赛事和游戏的气氛相当热烈,吸引集美社附近的乡村亲朋好友前来观瞻。通过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了人的身体,也促进了与人之间的交流、了解和团结。除了端午节的赛龙舟、捉鸭子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之外,集美社里还经常举办一种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攻炮城”,在激烈争取优胜的同时,也促进了社里群众团结、合作、交流,增进邻里的往来,化解社里宗族间的恩怨,构建集美社里团结,促进关系的融洽。这些通过体育比赛促进人与人的友善,化解国与国的纷争,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我们去大力弘扬。
陈嘉庚先生通过龙舟赛、捉鸭子、“攻炮城”等具有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巧妙化解宗族间的矛盾,也印证了陈嘉庚先生体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相互配合,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因地制宜,发扬体育寓教于乐的特点,传承着民族体育与西方体育所倡导的公平竞争理念,群众喜闻乐见、善学易懂,达到全民参与的广泛性,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勇于争先,强身健体,促进交流,更是对陈嘉庚校训“诚毅”精神的最佳诠释。
(本文系2012年度集美陈嘉庚研究会课题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集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