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记捐资助学模范九秩校友吕维穆
◎[香港]曾若卿
1931年吕维穆随母从福建家乡到印尼泗水与父亲团聚,就读于泗水华侨小学。他幼年家贫,但自小好学,文、数、体各科出类拔萃,在校时一直是模范生,是师长眼里的好孩子。1937年小学毕业后,在校长及教务主任的鼓励下,他负芨回国,入读集美中学初中49组,后因日寇侵华,战事所迫,无奈下中途辍学,返回泗水,伺机回校。
1940年,为圆升学梦,吕维穆再次回国,在永春县上初中,1941年转入集美中学继续他的学业。翌年,日寇南侵,家中接济中断,生活拮据。所幸校主陈嘉庚施以恩泽,为其提供生活补助,让他无忧虑地专注学习。他在高中17组以优异成绩毕业,顺利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并获得奖学金。在学时深受“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的启示,他一直提醒自己不能忘本,决意投入社会后要好好仿效校主,报效祖国。吕维穆常对人说:“如果没有陈嘉庚校主,就没有我的今天”。
虽然吕维穆老师未曾在三尺讲台上教授过文理数化予我,但我一直视他为人生典范。在与他多次的交流中,我渐渐读懂了“深仁厚泽”具体而生动的释义,也一直敬重和欣赏他那璞玉浑金的品格美。
机缘巧合 两见领袖
大学毕业后, 吕维穆老师应邀参加菲律宾华侨组织的“晋江篮球队”到香港比赛,在港期间,与中共在香港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经安排和星马爱国青年一道乘船北上继续深造(同行的还有经济学家陶大镛等),目的地是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在京期间,吕维穆正巧遇上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学生们有机会出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盛典,见证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体验了人民当家作主热烈高呼、场面沸腾的壮观;亲耳听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建国宣言。
激荡的热情让吕维穆没敢停下积极向上的脚步。1956年,他又以山西省归侨代表身份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归侨代表大会。大会推举陈嘉庚先生为中国侨联主席,还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吕老师这一生有机会见证开国大典、两度见到毛主席,这种难忘的个人经历,是他一生的荣耀。在校友中,有此经历者无疑是凤毛麟角,他的光荣让梦寐以求见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集美校友们也沾了他的喜气。
校主教诲 奉献青春
吕老师还两次见过陈嘉庚校主。第一次是1949年与星马爱国青年在香港左派组织的安排下乘船北上求学的时候。他们原计划在辽宁营口上岸后再经沈阳转火车到北京,不料途中因受洪水影响铁路中断。他们在沈阳等待通车期间,正巧校主陈嘉庚的团队到东北视察,也到沈阳。青年们有机会拜谒并亲聆校主教诲,校主鼓励他们毕业后要服从分配,在各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他第二次见校主是在1956年。那年,吕维穆作为省归侨代表出席首届全国归侨代表大会,陈嘉庚校主出席大会并被推举为第一届中国侨联主席。
吕老师从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遵循校主的教诲,服从组织分配,到山西省大同市工作。在“建设强大的新中国”这一宏愿鞭策下,他工作尽心尽力,获得单位和集体的认同,曾荣获省劳模等荣誉,并被推举为省、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省优秀归侨代表等。
感恩回馈 梦想中国
七十年代末,过了知天命的吕老师举家迁港。为养家糊口,他夙兴夜寐,栉风沐雨。吕老师一家生活并不富裕,克勤克俭。1994年老伴中风,身子日渐赢弱,隔三差五得去看医生。家居配备陈旧简单,但也敝帚自珍。“奢华”与吕老师一家根本就沾不上边。为了防老,攒了点钱,小有积蓄。可让我惊讶的是,今年九秩高龄的吕维穆老师,在过去十年间已悄无声息地仿效陈嘉庚校主,走上了助学之路。十多年来,吕老师坚持不懈地为集美校友总会的助学专项基金投入爱心。据《集美校友》捐赠芳名录记载,吕维穆先生于2003年为《集美校友名人录》的编辑出版捐赠15万元,此后连续10年,每年为集美校友总会举办的嘉泽助学金捐赠5万元。十几年来这位九秩长者总共捐赠了65万元。看到这记录,我倍感震撼,因为吕老师从不在朋辈中张扬自己捐款助学一事,当被问起为什么宁可自己节衣缩食而来捐资助学时,他总是那句话:“如果没有陈嘉庚校主,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人施恩牢牢记,施恩他人不挂唇。这种平凡中的伟大更能温暖人心,也更让人动容。相比之下我自愧不如,怯懦而无所遁形。
孔子曰:“兰秀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吕老师身上那股淡定从容的气度,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不在乎太多的身外物,而是执着于自己脚下的路。我认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不仅内心强大,还会收获幸福。吕老师的六位孙辈中,除了一名因病失学,其余五名均是大学生,其中两位还是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孙辈们的懂事好学,让吕老师晚年感受到无比的安慰和幸福。
吕老师倾心于对下一代的学智培育,他乐于帮助学子们为实现梦想而插上翅膀,他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接棒,学着前辈在建设祖国的岗位上释放“正能量”,一起构筑“美丽中国style”的梦想,把提升祖国的国际地位为己任,让祖国的强盛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