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永远灿烂的陈永灿老师

◎叶光煌

陈永灿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主攻英语言文学,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1975年调至集美航海学校。他学贯中西,通晓古今。我有幸成为他的弟子,受益良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的基础都很差,读书也不怎么用功,但陈老师总是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断鼓励。毕竟是名牌师范大学的高才生,他孰谙教学心理与方法。接手教我们英语后,他便从最基本的知识给我们补起,先是国际音标,然后是基础语法。随着他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逐渐有了信心,学习进步也很快。许多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我们都非常感念这位恩师。

陈老师是学生的知心大哥。他不仅教我们英语,还兼任我们的班主任,用他的话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我们这些学生,就像对待亲弟弟一样(我们是清一色男生)。他兴趣广泛,尤其爱好摄影、集邮、旅游。在他的影响下,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开始对摄影和集邮感兴趣,有的甚至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学生,囊中羞涩,没钱旅游,但不少同学跟着他神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周游列国。陈永灿老师爱生如子,事事以身作则。有一年,我们到驻扎在东山八尺门的水兵大队军训,作为老师,他完全可以袖手旁观,但为了鼓励我们,他却选择和我们同吃、同住、同训。他个子高,总是排在第一位。他还和我们一起在一个大澡堂里洗澡,记得有几个调皮的同学,还会故意作弄他,去抚摸他那微微突起的肚皮,他也不发火。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与他结下深厚情谊的重要基础。

陈老师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从师生到同事,我与他交往了30多年。他豁达乐观,真心待人,有情有义;他不会客套,不讲空话,不来虚招。他的许多经典语录,睿智诙谐,发人深思。记得改革开放不久,学校电教室弄来了几部英文原版电影,在不知剧情,没有中文字幕,又有许多对白口音很重的情况下,看完这些英文原版电影后,他竟然当着学生的面大声惊呼“听不懂”。要知道,对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又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的教师来说,要讲这句大实话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也正因为有过这种经历,才促使他人到中年才自费负笈海外。还有一次党总支邱书记找他谈话,刚进行不久,永灿老师发现话中有话,便问邱书记是不是想动员他加入党组织,邱书记如实相告,说是像他这么优秀的老师应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若不入党是我党的损失。陈老师回复说:“我觉得自己离共产党员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不用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若像江姐那样受刑,用不着十个指头都钉竹签,我只要钉一个指头肯定受不了全招了,这种意志薄弱的人还不配入党”。陈老师的实在、直白和可爱,令人敬佩。

后来,我还听说,早在北师大的时候,支部大会已同意把他列入发展入党对象,给他发了入党志愿书。这事使他彻夜难眠,他反反复复用党章对照自己,觉得自己离党员的要求还很远,他还有许多“私心杂念”,不配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第二天,他竟然把入党志愿书退给党支部。陈永灿老师爱国、爱党,爱得十分深沉,真挚。这方面的故事很多。为学英语,他举家到美国、澳大利亚,学成后,又全都回国。他经常说:“共产党对我们的教育是十分成功的。我对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永远不会变。”

永灿老师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活得灿烂。他不为名,不逐利。论资历和能力,陈老师当个处级领导绰绰有余,但他连教研室主任都不想做,他说要大胆启用年轻人,要多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评副教授时,他人还在国外,一点都不积极,是我帮他填表上报的。可他说:“只要能把课教好,职称高低又有啥关系呢”?除了摄影和集邮外,他还酷爱旅游,同时还是一个古玩收藏家与鉴赏家。我们经常开他的玩笑,说他的这些爱好,全是花钱的爱好,但他却视金钱如粪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曾说过,如果到了退休的那一天,工资能涨到一百块,那就不得了了。没想到2002年他退休时,退休金就已经涨到几千块钱,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想和期盼。他早已心满意足了。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活得出彩?陈永灿老师用他别样的潇洒,做出了诠释,平平淡淡,真真实实,美妙绝伦。如今,陈老师与我们幽明两隔,死生契阔,我们在为失去这位可亲可敬的师长与好友感到悲痛的同时,也衷心地祝愿他下一段旅途一路走好,随心所欲,永远灿烂!

(叶光煌:集美校友,集美大学校长助理,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