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水墨人物画家曾良奎校友

陈励雄

著名的水墨人物画家曾良奎校友,1927年生于泉州,毕业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美术科,曾在集美中学任教。近日,《曾良奎诗文书印暨收藏选》出版。

《曾良奎诗文书印暨收藏选》一书,收录了曾良奎的诗、文、印及收藏,主要是他的画作,其中有他为陈嘉庚先生的写像,和为蒋兆和、叶浅予等著名画家的造像,还有蒋兆和、叶浅予为他的写像等艺术珍品。

曾良奎的诗、文、印都属精品,但他绘画达到的水平远超过他的诗、文、印。1955年至1964年是他创作的丰硕时期,有近百张画作面世,大部分是水墨人物画。


善长水墨人物画

曾良奎幼年便显现出绘画方面的天赋。他擅长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捕捉其特表征,并用他的画笔表现出来。他学习水墨画,遵循古法、中西并蓄,有所创新。他笔下的人生百态,尤其是劳动人民,不论是单体或群像,神韵动作皆惟妙惟肖。他是颇负盛名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家,也是他那个时代美术界十分活跃的精英分子。

曾良奎的作品朴素、自然、大方,用笔苍劲、用墨淋漓,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又闪射出思想的光芒,深得人们的喜爱,在美术界广受好评。他擅长人物群像,《剖蚝图》是其代表作。画作的情景是闽南海边乡间常见的剖蚝场面,二十几个不同年龄的劳动妇女,在画家的笔下,装扮不同、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曾良奎创作的《你送肥来我运菜》、《新农民造象》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先后入选全国美展和华东地区美展。


为校主陈嘉庚造像

曾良奎的水墨肖像画也堪称一绝。

他热爱绘画,身上总带着笔和速写本,走到哪里画到哪里。

195762正值端午佳节,集美学校在龙舟池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校主陈嘉庚先生登上南辉亭主席台,观看龙舟比赛。曾良奎当时在集美中学当美术教员。他为尊敬的校主速写头像,寥寥几笔便勾划出校主慈祥、宽厚形象,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校主看了,高兴地说“确实太像了”,欣然在画像上签名留念。可惜这幅珍贵的画作失落了,这让曾良奎永难释怀。

曾良奎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为校主陈嘉庚先生造像。1991年,曾良奎在泉州黎明学园任教,为创作陈嘉庚先生水墨画肖像,他专程从泉州赶到集美翻拍陈嘉庚的照片和资料,为创作积累资料。他创作的《陈嘉庚先生造像》,画面的主体是大半身的嘉庚先生,背景是蓝色的大海,左侧远景是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先生形象逼真,神态平和而安详。画面中陈嘉庚先生双唇微抿,眼镜片后慈祥的双眼凝视前方,对着学村美景,神情宽慰而略有所思。画作表现了陈嘉庚先生虽已耄耋,仍心系学校发展的伟大胸怀。画的右侧落款表述了作者对校主的缅怀和敬仰,左边的诗作歌颂陈嘉庚先生的丰功伟绩。人物写真、题词与书法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造像是1993年泉州集美校友会敬贺集美学校80周年校庆的礼品。


师从蒋兆和

曾良奎一生最崇拜的老师是画家蒋兆和,他对蒋兆和的水墨人物推崇备至。他到处收集蒋兆和在报刊、画册上发表的画和作品,欣赏、学习。

1958年秋冬之际,蒋兆和随中国文联组织的“文艺界福建前线慰问团”到厦门作为期一个月的访问,曾良奎有幸被委派参加接待慰问团的工作,有机会当面向蒋兆和请教。蒋兆和给曾良奎讲解各种技法,亲自作图示范,还为曾良奎画了一幅头像。以后,两人书信来往不断,师生之谊甚深。

19615月,曾良奎到北京出差,又一次拜访蒋兆和。蒋兆和热情地接待了他,给他介绍自己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经验,还为曾良奎画了一幅着色的头像。曾良奎心中无限感激,视为珍宝。曾良奎师从蒋兆和,蒋兆和的悉心指点和影响对曾良奎的艺术创作水平的飞跃起着重要作用。曾良奎对蒋兆和感激不尽,创作了蒋兆和的画像,形神兼备,堪为上乘之作。


受教于弘一法师

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弘一法师是位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他在书法、金石、文章诗词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晚年定居泉州,曾良奎曾两次拜谒弘一法师。

曾良奎第一次拜见弘一法师时,还是泉州中学的一名学生,是一个尚未登堂入室的毛头小子。一个星期日的早晨,他换上干净的学生制服,备了宣纸,怀着虔诚朝拜的心情前往铜佛寺,向法师求教求墨宝。他没有见到法师本人。一周后,曾良奎再次到寺里,法师已备好墨宝相赠。曾良奎手捧墨宝,如获至宝。墨宝上写着“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并在前端盖有释加牟尼造像的印章。曾良奎体会到法师用警句勉励他要用纯洁无瑕的清白操行处世为人。

第二次拜谒法师是1942年。是时,弘一法师在温陵养老院闭关,谢绝访问。曾良奎避开养老院管理人员,悄悄地进入法师的禅房,恭求法师的墨宝。弘一法师对有志青年十分爱护,对曾良奎的冒失堂突不仅不予责备,还欣然提笔在他带去的宣纸上写下“无上清凉”四个字,边款为“华严经句,良奎居士玄察,壬午,一音”,并盖上朱文篆字“音”的小印章。曾良奎在法师身后屏息静观,法师疾徐有节及炉火纯青的境界让他十分赞叹。曾良奎把法师的墨宝悬挂在的居室之中,朝夕欣赏、揣磨,感知艺术的教义,领悟法师的谆谆教诲。

曾良奎心中有法师,他时时酝酿着再现法师的艺术形象。他创作的《弘一法师造像》凝聚了他对法师的崇敬和人生的感悟,也表现了水墨人物画达到的水平。


艺术殿堂的良师

曾良奎学识渊博,画技清湛,是一位热心教育,对学生关心备至的良师。他关爱学生,视学生如子女。他的信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提高”。他教学生绘画,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他让同学临摹名家画作,用墨设色,用笔浓淡,一一点评,不厌其烦。他为教育不仅奉献了时间、精力和才华,还奉献了一片爱心。遇上经济困难的学生,他给衣贴食,慷慨资助。在他辛苦教导和引领下,有多位学生走上艺术道路,并成为艺术名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黄鸿仪是他在集美中学任教时的学生,曾数次回忆曾良奎老师如何倾注心血,引导他们走上艺术道路。


初心不改 继续前行

在他艺术创作旺盛之时,他遭遇了十年浩劫。磨难使他对艺术的追求更加执着,对教育的忠诚更加热忱。1981年,曾良奎参加黎明学园的复办工作,并任董事兼美术班主任教师。他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为家乡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此时,他对社会、人生、命运和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他以前崇敬的大师巨匠的高尚人格和艺术造诣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使他具备高深的艺术功力,创作他崇敬的名人的画像。《陈嘉庚先生造像》、《蒋兆和像》、《弘一法师造像》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此外,他还创作了《李耕像》、《巴金像》等肖像作品。他用真情作画,通过水墨的浓淡和虚实关系,以高超艺术修养和熟练表现技艺,表达自己对画中人的敬慕和怀念之情,诠释他理解的人生。

曾良奎是一位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画家,他的作品是他精神世界的自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