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芳香的世界
——访优秀校友江崇基林君如夫妇
文︱荷 洁 图︱陈胜耀
“你是‘采花大盗’!”“你成天‘拈花惹草’!”江崇基、林君如夫妻俩经常这样相互调侃。

两位校友共同经营“芳香”的事业,辛苦中有无限乐趣和开心。他们有一个美好心愿,就是让香料,这曾经的贵族奢侈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享受芳香的世界。
江崇基,1992年考进原福建化工学校,现为厦门香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被福建省审定为优良品种“芳樟187#”主要培育人,荣获2009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林君如,1992年考进原福建化工学校工业,现为厦门芳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芳苓国际芳香学苑创始人兼执行校长,是我国知名的专业调香师和芳疗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1) 委员,IFA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
5月12日下午,集美工业学校副校长王培元,党总支书记、校友办陈胜耀老师来到厦门芳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探访这对校友夫妻。这家公司只是他夫妻俩创办的企业之一,他们所有的公司都和“香”有关。本次采访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妙趣横生,从头到尾充满欢声笑语。
王副校长和林君如是老乡,都是福建南安人。王副校长说,他是先认识林君如的父亲,再认识林君如的。林君如的父亲林翔云是国内香界泰斗,著名调香大师,在南安赫赫有名。林翔云创办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填补了厦门的香化行业的空白,具有开拓意义。
林君如从原福建化工学校毕业后,进入家族企业,算是“女承父业”;江崇基加盟“牡丹香化”,则是因为爱情。夫妻俩在不同领域紧密配合,共筑“芳香”大业。通俗地讲,他们是“上下游”关系,江崇基选种、育苗,给林君如提供天然香原料,而林君如制作芳香产品、普及、销售至终端。形象地说,他们夫妻承包了一条产业链,从源头(原料)到终端(消费者)。因此,林君如和她先生开玩笑说:“你只是我的供应商之一,我有很多选择,而你没有;我是你的客户,你的上帝,你得服从我的要求。”江崇基用充满柔情的眼神看着妻子,频频点头,说:“是的是的,你是我的上帝!”
在牡丹香化公司,夫妻俩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江崇基成天往外跑,省内省外,荒山野岭,风吹日晒,人晒得黝黑。林君如则是一天十几个小时待在实验室,闻香、配香、创香……因为太拼命,鼻子劳累过度,曾经患过严重的鼻炎,天天鼻塞流鼻水、流眼泪,头晕头痛。因此,她特别渴望回归大自然,一有时间就和家人往外奔,呼吸新鲜空气。
他们对彼此的工作,充分理解、鼎力支持。江崇基的微信名叫“虫子”,是林君如的“御赐”。“你们看,他像不像在树叶间爬来爬去飞不起来的胖虫子?”林君如边比划边说。调侃归调侃,她很理解老公的辛劳。她说:“他干的都是苦活。香料植物的种植基地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路不好走。一开始,他开着一辆皮卡到处跑,车技就练出来了。有一次,路实在太难走,车子的前轮转向轴硬生生地被撞断了。”
“我曾经用一天半时间开车绕了三个省!”江崇基的口气充满了自豪,脸上也露出甘之如饴的微笑,“和种树的农民一起蹲在路边吃饭,我觉得很开心。”
林君如这些年一直在突破自己,江崇基则一直鼓励她、支持她。林君如说自己能通过那个超级难考的IFA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考试,有一半的功劳是她老公的。这个治疗师有多难考,看看考试内容就明白了:上百种植物的拉丁文名称、生理学、解剖学、芳香化学、芳香疗法理论,按摩手法、上百个诊断案例等的实操,写论文,制定商业计划……该项考试进入国内已十几年,一年一次,已有几千人考过,许多人是考了五六年才通过的。林君如从2012年开始备考,中间停了一段,后来又续上,终于在2017年一次通过。
这几年,江崇基一直给妻子鼓劲:“你干这一行,一定要拿下这个认证,做起事业才有底气。”他自告奋勇当“小白鼠”,帮助林君如练习按摩。“这‘小白鼠’当得很舒服耶。”江崇基笑着说。
“香”的世界在人们眼中一直很神秘,林君如说她的认知也是逐步深入的。刚开始的十几年,她接触的主要是工业香精。后来他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第一次是和朋友在鼓浪屿开一家“香草小铺”,出售用香草植物制作的饼干、馅饼、花草茶等。这家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店虽然没有存在多久,但打开了夫妻俩的视野。“开店后我们直接接触了消费者,才发现香的运用可以这么广泛,和大家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
林君如发现市场上真正的纯天然精油非常少,于是,自己开发了精油产品。2012年,正是电商大热大火的时候,他们又跟朋友合作,在线上推广精油品牌。这场持续两年的尝试,以亏损几十万元告终。
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除了经营管理不善之外,他们发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精油这种产品很特殊,普通消费者不懂得使用,而且还可能觉得很危险。他们得出结论,普及、培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为此,他们成立了芳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厦门芳苓国际芳香学苑。学苑已经培训了七期学员,有数百名学员顺利取得国家调香师和芳香设计师资格证书。不少学员出师后,自己开了工作室和学苑,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我们感到很欣慰啊!老爷子也是这样。我们都喜欢与人分享‘干货’,为大家铺路。”林君如笑着说。
在“平民化”的道路上,他们始终没有停止探索。芳香疗法的成功让林君如感到非常激动。“我终于找到了一种与生活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回馈给身边朋友和家人,回馈给广大消费者!”
前面提到的准备参加IFA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考试,实际上也是林君如学习专业芳香疗法的过程。她甚至把家里的房间整成实验室,晚上加班研发天然的精油护肤产品。她与很多患者深聊,积累经验,成功地用精油为许多朋友治愈或缓解了身体的不适。
林君如回馈母校,与母校开展校企合作。王副校长说,林君如与母校的合作开始于2010年,从原来的福建化工学校延续到现在的集美工业学校。林君如成为母校的特聘教师,给学弟学妹们传授香的知识。夫妻俩建立的调香、用香工作室,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报名非常火爆”。
“我从没有想过自己热爱的事业,最后可以回馈母校,并且成为母校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创业的路充满艰辛,母校永远是我的引路人。我们愿为母校带去一抹清香,为学弟学妹们带去一路芬芳!以此作为对母校的回报。”林君如深情的告白,诠释了夫妻俩对母校的一片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