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陈伯雄亲引“东方”巨轮首靠海西大港

526,紧锣密鼓筹备之中的金砖五国厦门会晤进入倒计时100天。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厦门港又一次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客人——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东方香港”。

中午13时,引水站站长陈伯雄校友亲自带队,与副站长黄炜、引航科科长杨其猛等两位高级引航员一起准时登轮,将“东方香港”引领进港。近两个小时的引航过程中,这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引航团队氛围融洽,配合默契。担任主引的杨其猛面对复杂的海上环境并没有一丝慌乱,发号施令有条不紊、游刃有余,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风范。

陈柏雄站长(右)在驾驶台上

1435分,“东方香港”系好最后一根缆绳,稳稳地停靠在远海码头14号泊位。这艘超级巨轮庞大的身躯在桥吊的簇拥之下显得特别醒目。海风徐来,伴随着九龙江的涛声,仿佛在吟唱一曲厦门引航人献给港口的赞歌。

“东方香港”,船长399.9米,船宽58.8米,载箱量21413TUE,是全球首艘荷载箱量超过2.1TUE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这艘巨无霸的横空出世,超越了之前的“马士基马德里”,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舶。据了解,两周前在韩国巨济岛下水的“东方香港”此番首航,国内仅挂靠上海、宁波舟山、厦门和盐田等4个港口,厦门港也是其全球首航的第三站。

此次“东方香港”靠泊的远海码头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回旋水域短轴仅680米,操纵体量如此庞大的“钢铁巨兽”在水流湍急的狭小水域完成靠泊,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风险,需要引航员技术过硬、胆大心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沧航道宽度仅为250米,船舶抵泊前必须提早停车淌航,如何在慢速状态下克服风流影响,准确地把控船位,安全通过狭窄航段,是这次引航任务的一个难点。

再大的困难也阻止不了引航人勇于探索的脚步。近年来,厦门港引航站在站长陈伯雄的领导下,努力克服回旋水域狭小、水文气象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引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嵩屿港区实现20万吨级集装箱船靠泊常态化之后,远海码头又成为厦门港接纳此类船舶的又一个港区,厦门港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的实力凸显。 (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