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楼的情怀
陈彬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院内东南一隅,有一栋红色的二层小楼,名诚毅楼。此楼原是陈嘉庚先生为集美学校校董而建的。第一个入住的是陈嘉庚先生三度驰书请来的集美学校校长叶渊。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先生回国参政,定居集美,就住在此小楼的二楼。楼下是集美学校校董会办公室。

我青年时受教于集美航海学校,晨昏进出校门,一天几度打从小红楼前经过。每次都对先生油然而生敬意。先生曾教诲道:“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先生真知灼见,目光如炬,在愚昧混沌之中为人们指出一条通往文明的道路。
石板和红砖铺成的学村道路,就像一条条镶边的彩练连接学村各校。学村师生彼此往来,交流切磋,围墙虽有而实无。航海学校起床的号声,清脆嘹亮,不仅唤醒睡梦中的海之骄子,也向整个学村发出了黎明的通知。师范学校的琴声,随着升起的朝霞响起,又送别了西面天边最后的一抹余晖。在夜深人静、满天星斗的夜晚,人们依然能听到集美上空轻荡着琴声。这琴声,撩拨人心,也招人厌烦。这取决于不同人的不同心态。可是,飘香四海的集美“海蛎煎”,叫人垂涎欲滴,虽不能说人人喜欢,可真是很少人愿意放弃这口福。
集美发展得很快,旧貌换新颜。旧校区是一部百年老校活的历史,活标本,新校区让人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听到母校飞速发展的足音。随处可见的大榕树是新旧时代的见证,也是新旧校区无缝对接的绿色飘带。
每年5月,黄埔江畔的校友,不忘母校恩泽,追忆同窗情谊,齐聚一堂。校友们唱着《集美学校校歌》,心随着校歌的旋律跳动。“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这声音让几代校友同忆起来时路,更看到母校未来无比光辉的前程。而校友们最不能忘怀的是我们敬爱的校主,那位曾居住于航海学院东南角小红楼可敬的世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