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好人”卢建端
·夏敏
卢建端先生走了。我们都叫他老卢。说起文学来,他非常投入的样子,每有作品研讨,他都会抢先发言。老三届下来的“文青”们,像他这股子文学劲儿的,有,但是不多。

林明忠书法作品
我们一度非常熟。他在编区文学期刊《新海湾》,我当时在文学院做领导,又是区文联副主席和文学工作者协会(即后来的区作协)主席。他希望我赐稿或请我在中文系(后来叫文学院)师生中帮忙组稿。我也非常认真地配合他工作。
老卢口齿不是很清楚,有点儿“慢结”,我听他讲话总是比较费劲。有时他电话我,半个钟头没有放下的意思。每次都是我打断他。我曾因其表达而疑心他能否把作品写好。但我多虑了,他的一些散文和报告文学还是很有文采的。
老卢是在杏林区撤区并入集美区后,随杏林区宣传部林部长到了集美区。他带来一份文学刊物《新海湾》。他常常向我约稿,连续好几年几乎每一期都有我的文章,发得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向杂志介绍熟人的稿子,他一应照发。我也应其要求,介绍一些喜欢创作的学生以实习生身份做他编刊助手。他们在配合老卢做期刊时,都得到了锻炼。
老卢人很老实,也温和,有点小脾气,把编辑的杂志当成生命,对待手中的刊物像命根子,发谁不发谁,有时显得“武断”,常被一些朋友诟病。
退休前他得了食道癌,我去医院探望过他。他身上插着管子,说话依然很激情的样子。出院后,他也曾拖着虚弱瘦削的身子出席在厦门一些文学活动场所,认识他的人难免投去同情的目光。这几年已很少见他参加文学活动。偶尔我还会想起他的神情来。原先以为他得了癌症扛不了多久,居然瘦小的他,还是扛了五年之久。那需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气!
老卢走了,带着他对文学那份虔敬与梦想,像他这么单纯、简单的一个人,如今已经很少。
老卢,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