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陈嘉庚奖学金:丝路和港澳台学子的福音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号召海内外的华侨华人“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继续弘扬嘉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号召,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发挥厦门“海丝”支点城市作用,厦门市委统战部牵头,创设了“陈嘉庚奖学金”,以香港集友银行派送给集美校委会的部分股息收益金为资金主要来源,资助“海丝”沿线国家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地区集美校友后裔来厦学习深造。
集友银行是贯彻陈嘉庚先生“以行养校”理念、由海外华侨捐资创办的。陈嘉庚奖学金的设立是“取之于侨、反哺于侨”宏伟蓝图的具体实施。陈嘉庚奖学金的设立,是吹向“海丝”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一股“嘉庚风”。这一惠侨举措既是弘扬嘉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对广大海外华侨华人长期以来支持家乡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回报和感恩。
陈嘉庚奖学金招生院校包括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理工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集美工业学校、集美中学等七所院校,学历层次包括博士、硕士、本科、高职、中职、高中及非学历进修生(语言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奖学金标准为:博士生7万元/人/学年、硕士生6万元/人/学年、本科高职生5万元/人/学年、中职高中生4万元/人/学年、非学历进修生3万元、短期生进修生0.3万元/人/月。
陈嘉庚奖学金设立的消息自6月发布以来,海外学生踊跃报名。截至7月19日,招生工作组收到有效申请材料377份。首届招生评审工作经过陈嘉庚奖学金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评审,招生工作顺利完成,来自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越南、老挝、新加坡等9个国家的369名学生获得录取资格,其中学历生225名(含3名博士、45名硕士),非学历生144名。今年9月,厦门市将举办陈嘉庚奖学金获奖学生入学典礼,欢迎海外学子的到来。
设立陈嘉庚奖学金,为“海丝”沿线国家培养人才的举措在海外引起热烈的回应,海外华人社团积极行动起来,予以配合。泰国华文报纸《星暹日报》对此事的报道,成为当地爆炸性新闻。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启动组织、网络机构,做好宣传、招生报名工作。为了激励到厦门就学的莘莘学子,校友会特地设计制作了蓝色的翻领T恤,前面印着“诚毅”,背后印着“嘉庚学子”。今年9月,新生将穿着这件衣服登上飞机,来到厦门。
对陈嘉庚奖学金的设立,东南亚华人社团、新闻媒体积极回应。泰国福建商会新闻主任、泰国《星暹日报》侨社新闻总编辑苏逸盛赞:“陈嘉庚奖学金的设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惠侨举措!”马来西亚马六甲华人社团领袖、拿督颜天禄认为,陈嘉庚奖学金确实为海外华人办了一件实事,为海外很多渴望回到祖籍国接受教育的学子提供了圆梦的机会。缅甸大其力佛经学校校长王瑞杰说,要感谢“一带一路”倡议,使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到祖籍国学习成为可能;感谢陈嘉庚奖学金,为东南亚学子到厦门留学创造了机会。他期望孩子学成之后回来,为当地的华人华侨服务,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与传承做出贡献。泰国集美校友会秘书长陈坤山说,陈嘉庚奖学金的力度很大,为华裔子女回到祖籍国就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让海外华人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作为华人,我们很自豪!”——他说。
国内各界对陈嘉庚奖学金的设立反响也非常热烈,正面。厦门市多家媒体作了系列宣传、报道,普遍认为这是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的实际行动,是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凝聚侨心侨力的善举,是丝路沿线国家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集美校友后裔的福音。(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