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33、怀念谢钦锡老师

阿卢

我最后一次与谢钦锡校友见面是20131021日,他应邀由曼谷返集美,参加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纪念活动,并为新落成的集美侨联大厦剪彩。剪彩仪式上,找他的人太多,我仅仅与他聊了几句。没想到这匆匆的一见竟成永别。

谢钦锡(右一)和夫人周美珠(右二)与校友欢聚

1987年,他任集美区侨联领导。他一上任便发起筹建2500平方米的侨联大厦,常到集美学校委员会拜访郑德发主任(集美区委书记兼任)及陈村牧老先生,商榷关于筹建区侨联大厦的相关事宜。那时,我在校委会办公室工作,时常陪同参加。当时区侨联既没土地也没钱,真的是万事开头难,一切从零开始,好在集美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划拨同集路上的一块地,校委会捐资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谢老为筹款四处奔波并带头捐款,他的真诚和义举深深感动海内外集美乡亲和相关单位,据后来统计,共有28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63个人为集美侨联大厦捐款。1992年,一座2500平方米的“集美侨联大厦”拔地而起,时任全国侨联主席的庄炎林先生为大厦题名。从此,区侨联有了属于自己的会所,老谢的辛苦付出功不可没。

2006,谢老和太太周美珠为集美区侨联捐赠20万元人民币,同时向华文学院和集美小学各捐赠20万元。

1992年,谢老退休后赴泰国与家人团聚,并受聘于乍仑企业机构任顾问;在国内先后任集美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集美区侨联顾问、名誉主席、永远名誉主席。虽然他离开集美,但时刻惦念着故土,特别牵挂他曾经工作十数年的集美区侨联,也特别关心集美校友总会。他经常写文章,赞颂故土和集美母校,十数年撰写了近300篇文章,40余万字。他的散文主要写厦门和集美的人文、风土,讴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感恩集美母校和校主陈嘉庚先生。十几年间,他在《集美校友》发表多篇文章。

2010年,当他得知集美校友总会在筹款兴建集美校友会馆时,即捐赠10万元人民币,也请其女儿谢文捐赠1万美元。集美乡亲、校友或集美区的相关部门到泰国考察、访问,他一家人都盛情接待。记得199811月,我参加集美校委会组织的代表团到泰国访问,他和夫人周美珠得知后,便到宾馆看望我们,关怀备至。在结束访问的前一天,他和夫人周美珠在曼谷一家最豪华的酒店宴请我们,为我们饯行,并亲自带领我们参观酒店的豪华总统套间,让我们大开眼界。201110月,集美校友总会组团参加在曼谷举行的泰国集美校友年会活动,他和夫人周美珠邀请我们到他家作客,参观他的住宅。美仑美奂的陈设,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他举行家宴款待我们,厨师做了许多可口的菜肴,我们饱享口福。

去年,谢老在电话中多次对我说,他准备回集美住一段时间,住在自己的“家”。他询问集美校友会馆或侨联大厦是否有招待所,什么时候开始启用。我告诉他,集美校友会馆和侨联大厦都有客房,集美校友会馆还有小厨房。他听后非常高兴。他还说集美的海蛎煎和蚵仔面线太好吃了,真想回“家”好好品尝品尝。

他说:“集美是品牌,闻名国内外的品牌,是永恒的金字招牌。”

他说:“嘉庚精神,是嘉庚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产,嘉庚先生和他的光辉思想,让所有在集美生活、工作过的人感到无上的光荣和自豪。”

他说:“我欣赏落日余晖,晚年将义不容辞地继续为侨联尽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