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集美工业学校接受首届陈嘉庚奖学金留学生
9月12日下午,集美工业学校招收的首批14位陈嘉庚奖学金“海丝班”泰国留学生及其家长乘坐的班机抵达厦门高崎机场,学校副校长李昌彧和教务处柴建明、“海丝班”班主任魏英挺、动漫教研组王颖倩等老师以及多位学生志愿者前往接机。

今年,厦门市委统战部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在弘扬嘉庚精神方面做实事,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香港集友银行每年派送给集美学校的红利和股息中,拨出一定数额,设立陈嘉庚奖学金,资助“海丝”沿线国家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集美校友后代来厦深造。
此次泰国来厦的求学队伍由泰国集美学校校友会丁文志会长亲自带队,校友会为每位学生定制了印有“嘉庚学子”字样的深蓝色T恤,希望大家铭记并传承嘉庚精神。前来集美工业学校留学的14位同学就在其中。丁文志会长说,陈嘉庚奖学金招生的消息在泰国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泰国华侨华人都希望子女能学习中文,接触中华文化。感谢集美母校给学生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13日下午2时,集美工业学校校长陶顺生在校诚智楼六楼会议室召开“迎接海丝班新生座谈会”。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丁文志会长、潘承仲副会长、陈坤山秘书长及厦门泰国联谊会志愿者黄俊生先生出席,“海丝班”全体同学及随行家长出席。
座谈会上,陶校长说,厦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希望“海丝班”的同学们能喜欢厦门这座花园城市,同时希望各位“海丝班”的同学能尽快适应学校环境,把学校当做自己的新家,做到爱“家”护“家”。最后,他要求“海丝班”的同学们要学好中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今后回到泰国加强泰中人民的友好事业作贡献。
集美工业学校是首次接受境外留学生,许多涉外工作都得从零开始,相关手续都要从头申请办理,相关的机制和机构都有待建立。为此,学校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研究制订了“海丝班”教育计划,教学方案,等等。此外,此次给集美工业学校的学生名额只有14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为此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从经济上看,很不合算。但学校领导没有把这当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也没有把这看成是一笔“赔本生意”,而是将其当成一次对外开放的机会,学校成长发展登上的又一台阶。学校借助接待“海丝”学生的机会,使学校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迈出又一坚定的步伐。
集美工业学校的有关部门帮助初到厦门的留学生们顺利注册,并引导他们克服语言、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障碍,迅速熟悉校园环境,并融入学校的校园生活。(黄晓锋 庄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