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砥砺奋进的五年:创新驱动人文之城
8月底,位于集美机械工业园区的机器人超市暨海西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产业园正式开园,聚拢了一批智能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集中展示了机械手、传感器、减速器等代表了国内智能制造产业最高水平的产品。
机器人超市的开园,是近年来集美区加快产业转型、抢占“创新高地”的一个缩影。最近五年,集美区着力构建产业结构高端化、优势产业集聚化的“4+X”现代产业体系。未来,集美区将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演艺传媒4大支柱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产城学人相辅相成 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城区
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预计将于10月体验式试运行。轨道交通一号有一半里程、11个站点服务集美新城,“地铁时代”的到来,将为集美新城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
集美新城作为全市首个崛起的岛外新城,经过7年多的建设发展,已聚集了丰富的产业业态。软件园三期是集美新城重要的产业载体和吸附器,被喻为“海西硅谷”。目前已涌入了以咪咕动漫、中国数码港、雅马哈研发中心、吉比特等为代表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561家,近万人在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形成厦门经济新增长点。据统计,仅今年1月-7月,软件园三期就实现营收60.1亿元,同比增长75%。
在软件园三期不远处的集美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262米的岛外第一高楼格外醒目,这里集总部办公、商贸、研发结算中心、销售展示中心、软件动漫为一体,是集美新城人气、商气最“高”的区域。未来,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还将加快发展商业配套,形成新城的繁荣街区。
集美新城,文化创意、教育科研等产业也突飞猛进,灵玲国际马戏城、嘉庚剧院、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等城市演艺设施增加了新城的活力,一座宜居宜业的人文新城已初步成型。
配套服务贴近需求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2016年11月,全国领先的家庭服务平台——好慷在家将在厦门岛内的总部迁至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好慷在家总裁李彬说,岛外发展空间更广阔,适合企业扩大规模。他说,集美汇集了1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目前企业已接收了不少集大、华大的毕业生。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去年,集美区联合台湾财团法人,设立服务机构“卓越创新中心”,先后组织参访财团法人机构和台湾行业标杆企业,举办精益生产、高阶管理、中阶管理等课程培训课程,为企业转型注入新活力。
集美区还先后出台一系列惠企引才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引进紧缺人才,并在全省率先开通首个惠企政策集中服务平台,推进简政放权,扶持企业转型发展。
资本招商新模式 产业引导基金发挥“杠杆效应”
与好慷在家一样,将总部迁到集美的,还有唯捷物流。
市区两级产业引导基金的受托管理单位——厦门创投和集美产投,还不定期举办参股子基金投资项目落地协调会,给予完善的配套服务和落地政策。
截至目前,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理事会共计批复设立参股子基金19只,基金总规模约55亿元。此外,产业引导基金吸引多家外地基金及管理公司落户集美。截至今年8月底,共计约110余家基金或基金管理人落户集美,总投资额超80亿元。(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