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茶间饭后的闲谈

黄启锵

12月初,老同学任镜波和集美校友总会的几位工作人员到香港,参加活动后又到澳门、珠海、南沙、番禺看望校友,接着又风尘仆仆地赶到广州,参加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建校75周年庆祝活动。

一到广州,他就给我打电话,要我邀请在广州的同班同学茶叙,说2018年新年就要到了,大家见见面,给同学们说声“新年好”。时间定在第二天,129日,条件是由他买单。我非常高兴,便用电话、微信发出通知。听说镜波兄来穗,还要来看望大家,还请吃饭,老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但又感到不安,觉得这样做太过意不去。大家都说,镜波兄来穗,算是客人,这个客不应由他来请。我知道镜波兄的为人,他一向重情义、讲诚信,便劝说大家,把这个机会让给他,我们领情就是了。镜波兄还指定聚会地点就选在中山大学西门蒲园餐厅,说那里我们以前去过,离多数同学家近,方便。我建议改个地方,说那里离镜波兄的住处太远。镜波不肯。他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已,把方便让给别人。他定了的事,别人再说也没用。

9日上午9时半,我们如约到中山大学蒲园餐厅。李汀、张钟晃、林功奎、任国强、舒燄和我先后到达。镜波亲切地和大家握手、拍肩、拥抱,我们都很激动。看到这群白发老人还像小孩似地又打又闹,邻座的食客们都瞪大眼睛,感到诧异。

都是80好几的人了,席间,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是健康。连日奔波,加上气温骤降,镜波兄得了感冒,痰多,咳嗽,看样子身虚乏力。大家都劝他多保重。

劝他多保重,不是一般的客套话,也不是因为见他感冒才说的,主要是大家看了陈经华老师写的《嘉庚弟子》,觉得他太辛苦了,太操劳了,有感而发。

我们这一级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到广州的有50多位。1990年后,就逐年有人退休。同学们感情很深,每月都有聚会,最多时有20多人。可到现在,就有那么十来个了!每月15日聚会,过几天我们还要聚会。

饮茶闲谈中,大家不约而同地谈起读《嘉庚弟子》的感想,都说,看这本书,就像回到当年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一样,亲切极了。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镜波兄是个了不起的人。

同学们说,镜波兄有雄才大略,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任兄做到了。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并获回信,此举非同凡响;他一心为公,别人没想到的事他想到了,比如集资助学,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别人想做而没有做的事,任兄做了,如建集美校友会馆;别人想做但力不从心做不成的事他做成了,如“跑”集美航专升学院,又如向海内外募捐超亿元的巨款……老人都深知世故,见面只说开心话,吉利话。在镜波兄面前,大家也都只说好话,不说扫兴的话,都劝他注意身体,祝他健康长寿,不涉其他。

席散后,我和国强兄乘同班地铁回家。谈兴未尽,二人同行,便继续说着镜波兄的事。

国强兄说:“过去对镜波很不了解。真想不到,像他这样的人,生活道路还那么坎坷,还碰到那么多事,遇到那么多灾、那么多难,‘文革’中还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真是不可思议!”他说着席间不便说的话。他是看了《嘉庚弟子》才知道镜波兄的这些经历的。

“是呀,要不是他有坚强的意志,哪能克服那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我说。

“实在很不容易!”国强兄说,“他做了那么多好事,引进了那么多钱,帮助学校盖了那么多的校舍,贡献真大!”

他接着讲起从《嘉庚弟子》中看到的故事。

“好人有好报!”我说,“大家都说:任兄是个好人,是个了不起的人。”

“我也这么想。可你想过没有,他引进那么多钱,办那么多事,不要说有私心杂念,只要有点行差踏错,有点考虑不周,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那岂不是自讨苦吃!”

“是呀,可他有善心,有才干,又大公无私,无一点贪欲,做了那么多好事,接触那么多钱,账目分毫不差。纪检、审计部门的各种审查,都认定财务帐目清楚,没有任何问题。”

“他不是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