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诚毅”校训的得益者

徐武莜

他是集美航海学校船电772班的学生,来自上海郊区,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以中专的文凭跻身于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其境遇可想而知,但校主的“诚毅”校训时刻提醒着他,学历低不说明什么,只要肯学、肯干、刻苦就行。由于学历低,工作调动非常频繁,设备处、院长办公室、实验室、校报编辑部、学报编辑部,十几年中,他调动了5个部门。但不管调到哪个部门,他都是诚恳做人,卖力做事。他觉得,如果有高学历就可以偷偷懒,那么,低学历的人就只能卖力干。在这个注重学历的社会,低学历的人可能因为一次偷懒就会失去工作的机会。

为了获得本科文凭,他去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自学考试。在获得本科学历后,他于1997年调入上海电力学院,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和副主编。

“学历不够实绩补”,这是当时评定职称的一句行话。他以主编百万字的《书刊装帧大词典》和参编并担任副主编的《科技编辑大辞典》,以及100多篇论文的实绩获得编审职称。他从技术员、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过关斩将,一路绿灯,所有的职称都是一次通过,其中副编审和编审职称还是提前评定。像他这样的学历,在上海这个地方,能在50岁评上正高,不是他运气好,而是校主的“诚毅”校训让他学会做人做事。有过硬的学术成果,才是制胜的法宝。

评上副编审后,学校要求他至少给学生开设一门课。刚开始,他站在讲台上给本科生上课,很不自信,常常会想到自己原是一个中专生,怕误人子弟。为了上好课,他自己动手编写教材,他主讲的“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科技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邮票的收藏和投资”等4门课,都是自己编写的教材,后面两门课的教材已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白天编学报,夜里坐校车到学院南汇校区上课,最多时一个星期要上12节课,超过一个专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上课很苦很累,但不知为什么,他就想站在讲台上。只要站在讲台上,他就有使不完的劲。后来想想,这是集美学校的基因,集美校友,特别是航海专业的校友都爱打拼。看来,学历低不是坏事,学历低能够激发自己的拼劲。

付出终有回报。退休前一年,学校升格为大学,将主讲课多、上课课时多、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正高职称的教师全部转聘为教授。因此,他同时拥有编审和教授两本聘书。

为学生开设《邮票的收藏和投资》这门课,是无心插柳之举。可恰恰是这种不经意之举,使他有了意外的收获。因为上邮票课加上在邮票收藏和投资领域的长期研究,他先后出版了3部邮票专著,并在20151021日作为邮票的投资专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访。他现在是《邮币资讯》特约撰稿人,在邮票投资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他说,与任镜波老先生和其他杰出校友相比,他的这些成绩都不值一提。但作为校主“诚毅”校训的得益者,他不反对把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收获和校友们分享。也许,这对集美学校的学弟学妹们也是一种启示。他说:如果我们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不是因为我们运气不好,学历不高,而是我们践行“诚毅”的力度不够,勤奋还没有到位。只要勤奋作舟,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人生就会收获多多。

他是我们集美航专772班曾经的班长吴寿林,如今光荣退休了的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