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参观吉隆坡陈嘉庚纪念馆

徐强

20182月初,我与太太一起去了马来西亚。这是我们近三年来第二次马来西亚行。

30年前,我作为海员,多次到过马来西亚,停靠巴生、槟城两港。工作间隙,和上船装卸的马来西亚华侨华裔,自然聊起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情况。

2015年圣诞期间,我与太太参团“新马泰”三地游。导游阿傅给我们讲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说这有利于各民族和谐相处、国家稳定,对华人华裔也是件好事。他的话加深了我对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其民族及民族政策的理解。

今年2月份的马来西亚自由行,前后12天,活动范围主要在吉隆坡及其附近地区。这次大马行,主要是为探望一位原来的同事,他从远洋轮机长岗位退休后选择到马来西亚养老,因为这里的比上海更适宜他的晚年生活。

马来西亚的华人华裔占整个国家人口的24%,中国民俗也是保留得比较完好的。华人华裔友善邻里、热情乐客、乐于助人的习俗得以传承。异国他乡遇华人华裔,彼此之间那种亲情感绝对是从血液中奔涌出来的。

在这片我们校主陈嘉庚先生生活、奋斗过的地方,我一直希望结识一些华裔朋友,能更多地了解我们校主的人生经历。

经集美校委会联络处的帮助,我与马来西亚吉隆坡陈嘉庚纪念馆的庄诒晶小姐取得了联系。

27,我应约到陈嘉庚纪念馆。庄诒晶在那里接待我们。庄小姐是吉隆坡陈嘉庚基金会执行长,非常好客。

我们一行4人来到座落在吉隆坡市中心的中华大会堂。白色的建筑十分亮眼,大门上方悬挂着5个大红灯笼,红色的布幔交叉悬挂,极具中国风。陈嘉庚纪念馆位于大楼的3层。我们拾级而上,庄小姐和陈嘉庚纪念馆的4位同事已经在等候我们了。

走进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主陈嘉庚站立的全身铜像。铜像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赠送。听庄小姐介绍,这座铜像是目前马来西亚公开展出的唯一一座陈嘉庚的铜像,另一座在吉隆坡华总大厦,那里的博物馆还没有正式开馆。这座铜像于201326号在吉隆坡、由当时中国的全国政协主席揭幕。铜像连底座高度大约180厘米左右。校主的外衣搭在右手上,目光炯炯有神、直视远方,威严中露出慈祥。

我们与庄小姐等同事寒暄后,就进入了讲解程序。作为上海集美航海学院校友会会长,在海外参观陈嘉庚纪念馆还是第一回。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校主嘉庚先生热爱祖国,倾资办学的事迹再一次植入了我们心田。

纪念馆不大,100平方米左右,展出的史料大部分来自中国,一部分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私人收藏。私人收藏部分及其珍贵。嘉庚校主的胞弟陈敬贤先生也是一位热心办学的先贤,他是二校主,为集美学校的创建,付出毕生心血。听庄小姐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前身南洋大学,早期是由侨领陈六使先生发起创办的。他是校主嘉庚先生的族弟。陈氏一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华人华侨的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将为世代铭记。

听庄小姐说,纪念馆的史料还在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华大会堂和陈嘉庚纪念馆是马来西亚华人华裔乡情乡谊的寄托场所。每逢中国节日,这里会举行多种活动,舞龙舞狮等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会勾起华人华裔的中国情结。海外的华人华侨希望中国强大昌盛。华人也因中国强大而受到所在国政府和民众的尊重。

与我们一起参观陈嘉庚纪念馆的同事,对我们母校有这样一位校主感到由衷的敬佩。他说,“陈嘉庚先生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都给予高度评价的伟大人物。‘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他一生的写照!”

我的马来西亚行尽管时间短暂,但亲自观察、亲自体验后的感受是直接的、真实的。由此,我对马来西亚有了一种崭新的认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趋向大同,平等、公正、自由等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与东盟、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和互惠互利必将推动亚洲繁荣、世界和平、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精神更为海内外中国人共同景仰传承。

                                           2018/3/12

(作者:集美航海学院上海校友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