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集美归来拉杂谈

[菲律宾]钱昆

丁酉初冬,泉州的天气并不寒冷,适宜的气温,让在外奔波做事的人很是爽快!不料,1125日这一天,老天爷却来了个大变脸,阴了天,下着雨,气温骤降,冷风嗖嗖。人们只想蜗居在家,拒绝“冷遇”,不受风吹雨袭。可是,我必须南下集美,到集美学校委员会,去同陈励雄会面,不能失约。

我与老友戴莲治同行。出发前一天晚上,我把御寒的冬衣悉数翻了出来,挑了件高领羊毛衣,外加一件护颈的羽绒服,把自己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我和莲治约好在检票口相会。双方为不谋而合的装束相视一笑。比起周遭那些“爱‘水’不怕流鼻水”的少女,我俩足像两只大笨象!



动车时代网络灵,泉厦两地成近邻

然而,笨象不笨,尤其是小我五岁的莲治,她堪称“灵象”。相偕前往集美甫定,莲治便让我把二代身份证发给她。不一会儿,她便告知:“买好了,明早813分出发。”“凭什么过检票口?”我疑惑地问。“二代身份证。”她轻松地说。“行吗?”我不放心地追问道。“没事的!”莲治坚定

而自信的声音。我一向是人到了动车站才排队买票,持票过检票口,对她这种“无票乘车”的方式有些疑惑,但听她那声音,也觉得应该是平安无事了!

果然,隔天,我紧随其身,递给检票员二代身份证,只见她在桌机上一扫,便让我过了关。哇,真的很方便啊!很节省时间啊!到底是大学里的副教授,跟上时代节奏,搭上了时代的快车!为自己,也为朋友省时省力,也给我这只“笨象”加“山里猴”上了活生生的一课:智能时代!快捷通道!

上了动车,屁股还未坐热,厦门北便到了。“牛不牛?”莲治很自豪地对我说。我使劲地点头,表示赞同。走出动车站,我俩看着指示牌,朝的士停靠站走去,很快地便上了的士。司机一听我们要去 “集美石鼓路8号”,推说不知道这个地方。莲治接过话说,“在集美小学的旁边。”她边说边打开手机上的导航系统,为司机导航。无法拒载的司机,只好载着我俩向10公里外的石鼓路奔去,10几分钟后,便到了集美校委会。


校委会里书香馨,畅谈嘉庚奖学金

集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集美学校委员会联络处处长陈励雄女士,早已在楼下等候我们多时了。她和莲治一样,是那种言谈扼要、举止文雅、做事干练、能在职场上独当一面的女将。这是我们第三次见面。第一次是去年四月,在“嘉庚论坛”上的招待会。她碰巧坐在我的身旁,一番寒暄之后,我向她打听我高二同桌王铮心同学,即陈村牧老先生的外孙女。她差点叫出声来,告诉我铮心是她闺密的大姐!弹指间,她便让我同失联多年的老同学联系上了,并且很快见了面!第二次是去年11月。那时,《曾良奎诗文书画印暨收藏选》一书正式出版,我斗胆联系了她。征得她同意后,我便带去21本《曾良奎诗文书画印暨收藏选》和37本画集及诗集,烦请她送给集美学校各图书馆收藏。她帮了忙,且为我拿到各图书馆的收藏证书。我此行南下也有冲此而来的因素。

有了前两次的见面和在微信上的互动,我们此次见面便像老朋友一样亲切。我和莲治不客气地喝了励雄泡好的红茶,提了神、暖了身后,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向她索要陈嘉庚故事的绘本。她很大方地把仅剩的一套《陈嘉庚的故事》有声读物拱手相让。她的割爱,令我感动,觉得不虚此行。

接下来的谈话,仿佛是心有灵犀似的。她侃侃而谈讲着陈嘉庚奖学金的招生情况。这正是我所关心的事。我从她那里得知,菲律宾有17位华裔受惠,而泰国则有176位华裔考取。泰国有如此佳绩,功劳首推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认真而细致的宣传。校友会把《招生简章》译成泰文,还为接收学校制作了一张张宣传广告,让有心前往就读的学生能尽快地了解招生办法和有关学校的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泰国校友会的付出,终见成效。其成功操作的流程也是值得其他校友会学习和借鉴的。


纪念馆里人成群,缅怀嘉庚爱国心

雄伟而壮观的陈嘉庚纪念馆,是集美学村的新地标,也是集美学村一处耀眼的、有意义的、爱国爱乡的教育基地,更是后人对“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无限崇敬和景仰的立体呈现。

感谢励雄周到的安排,为我们请来一位年轻的讲解员。在她行云流水般的讲解之下,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等爱国事迹,再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也再次深深的嵌入我们脑海之中。其中四件尤其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是很值得再次言及:一是,陈嘉庚先生投身教育事业的68年间,资助和创办的学校不止118所!二是,19269月,花重金400大洋(每月)聘请鲁迅先生来厦门大学,担任国文系教授兼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须知,之前北京大学付给鲁迅先生的薪金不过每月150大洋,足见陈嘉庚先生的远见卓识!三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陈嘉庚先生的公司被外国银行收购了。为了维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他变卖了已写在儿子名下的两栋别墅充当两校经费!他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厦大、集美师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四是,1942年初,日军占领新加坡前夕,被迫前往印尼避难的陈嘉庚先生,随身带走的,不是金银财宝、美元支票,而是一包毒药,随时准备为国牺牲!

伟人、伟业、伟绩,让每一个参观陈嘉庚纪念馆的人,无不由衷地涌起敬佩和崇仰之情!无不发自内心感叹: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千古一人!

参观了近一小时,结束时,我惊讶地发现老同学铮心和其小妹铮铮在纪念馆的大门口等我。这是励雄悉心安排的,目的是让我在集美再次与老同学相见!接着,我们接受励雄的邀请,乘铮铮的车,朝着不远处的“榕树大排档”开去。


五朵金花聚餐厅,谈笑风生笑语频

这是一家门面宽敞、食客盈门、生意兴隆的二层楼餐馆。因为在一颗大榕树下,所以叫“榕树大排档”。我们随励雄上了二楼的雅间。

励雄作东,我们三位大姐对着两朵金花般的小妹,围着特大的圆桌落座后,开胃的小菜也上了桌。香脆的花生和微辣的泡菜,瞬间让我们的味蕾绽放,食欲大振。店家把佐料丰盛的卤面送上桌,紧随着,暖身的火锅羊肉、鲜甜可口的鲨鱼汤、有丰富胶原蛋白的煲鱼肉、梭子蟹、名小吃蚵仔煎以及时鲜蔬菜也一一上了桌。我们以茶代酒,起立干杯,庆祝我们的喜相逢!

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五个女人开始叽叽喳喳地闲聊。谈到子女话题时,励雄和铮铮的对话妙语连珠、高见迭出,幽默指数爆表,令我们仨捧腹大笑。没想到这对超好的闺密,原来还是两个不折不扣的开心活宝!没想到的是,素昧平生的莲治和铮心竟然是校友。上世纪70年代,他俩都在南平农林大学“子弟小学”读过书,有共同生活过的环境和熟悉的老师、同学及朋友,有说不完的话。

“盛席华宴终散场”,欢乐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下午三点,我们回泉州,铮铮小妹把我们载到动车站。我们挥手作别,相约明年春天泉州见!


受邀上门坐上宾,清汤米粉共欢饮

我们走出泉州动车站,莲治的爱女安然已驾车在那等候了。我们上车后,车子便朝着黄龙大桥旁的珑璟湾小区驰去。

步入莲治的家,窗外的景观,美得令人窒息!悠悠的晋江水,静静地在一座又一座桥梁下流淌,向东汇入大海。那层峦叠嶂的远山、和江水中的小船,天然地勾画出一幅幅活生生的、令人惊叹的画面。

此前,我只知道莲治是黎明职业大学图书馆里的副研究员,资深的讲解员,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参观特藏室、校史室和图书馆的人们深度地了解其方方面面。对馆内的《巴金与黎明职业大学》等专栏,我情不自禁地给了大大的一个赞!

时近傍晚,莲治进了厨房,着手煮起米粉汤。在大大的干贝、圆圆的鱼丸和时令青菜掺和下,清甜而味美的米粉汤既符合当下清淡饮食的说词,又满足我们味蕾的渴求。我们边吃边谈,不知不觉竟把一大盆米粉汤吃了个精光。

夜幕降临之前,莲治将前往西湖旁的公寓去陪伴其年届九秩的父母,我也搭上他的车回到了东街。站在南俊新街口,望着渐渐远去的车影,一股暖流油然而生……

20171216定稿

(本文作者:原名曾燕菲,著名华侨画家曾良奎先生的千金,菲律宾集美校友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