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两岸龙舟市集首次亮相

62,夜幕初临的集美大社宗祠广场前人潮涌动,闽南美食诱人的香味与戏台上动听的歌声相互交织,刺激着人们的耳鼓和味蕾。此刻正是两岸龙舟市集最热闹的时候。扎染服饰、手工皮具、粽叶编织……这是两岸龙舟市集第一次亮相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两岸各色传统艺术齐聚在此,身怀绝技的艺人展现着各自的手艺,引得游客驻足围观。

两岸龙舟市集首次亮相

“我从十七八岁开始学做龙舟,到现在60年只做了200多条,很多作品已经出国了。”76岁的刘清正先生来自台北的造船世家,是现在台湾地区为数不多的传统龙舟手艺师傅之一,他制作的龙舟出现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南非、日本等各国龙舟赛上。

本次两岸龙舟市集专门请来刘清正和来自漳州的郑水土,让他们展示制作的龙舟模型、介绍木制龙舟的传统工艺。刘清正不仅是龙舟手艺人,也在龙舟赛中当过舵手、鼓手,此前3次来过集美参加海峡两岸龙舟赛。

来自漳州龙海、61岁的郑水土出生于造船世家,家族造船至少有百年历史,郑水土是第六代。对每一件作品,郑水土都认为“怠慢不得”,必须慢工出细活。他通常要好几个月才能造出一条龙舟。让郑水土欣慰的是,家里晚辈中有不少愿意学习这手艺的,愿意把造船和龙舟制作的传统传承下去。

“你随便说个东西,我都能用粽叶编出来。”指着纯手工编制的粽叶“龙舟”,手艺人开心向游客展示自己的不俗编织技艺。两岸龙舟市集为海峡两岸的青年文创爱好者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在一个名为“奇小匠皮具”的摊位后边,一群来自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的年轻人正在绘制鲜艳精致的皮画,他们将皮具做成粽子、大象、行星等挂饰,引来好奇的男女青年围观。他们组建的“奇小匠皮具设计工作坊”曾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除了市集,当天的大社宗祠广场还汇集了各种地道的闽南美食——肉粽、扁食、土笋冻还有网红冰淇淋,让游客们在观看龙舟赛之余,还能一饱口福。 (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