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庄炎林:安溪龙门镇走出的三位全国侨联主席之二

陈克振

庄炎林是庄希泉的嗣子,1921年出生于上海。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在上海、厦门等地奔波,后侨居新加坡、马来亚,1935年回国。先后在厦门、上海、桂林就读中学和大学。庄炎林16岁就在上海参加革命,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在广西参加学生军赴桂南抗日,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广西省委干训班党支部副书记、广西大学党支部书记、广西省委交通联络员、中共柳州地区负责人、梧州特别党支部书记、桂林市委书记等职。

抗日战争期间,庄炎林在广西、广东开展地下工作,参加游击战争对敌战斗。抗战胜利后,庄炎林调往上海,任上海《华侨通讯社》记者、上海《经济周报》编辑、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秘书处负责人和地下党报纸《上海人民报》总编辑。

庄炎林担任太空鹰航空集团名誉董事长

上海解放后,庄炎林受中共华东局组织部部长、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之命,任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招生办主任,负责招收上海知识青年及学生,从报名的1万多人中选拔了6000多人,其中3000多人组成西南服务团,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2500多人组成南下服务团,随三野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

新中国成立后,庄炎林历任福建省青年联合会主席、青年团福建省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文教部、宣传部副部长、闽江水电工程局党委第一书记、南平地委书记、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曾两度下放到重点侨乡晋江县任县委第一书记和县革委会主任。1970年被下放到邵武县山区插队落户,后任农场党委书记、场长、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4年,庄炎林调到国务院对外经济联络部,被派出国任中国驻坦桑尼亚经济代表,负责包括我国援建长达1968公里的坦赞铁路等几十个经济援建项目,在场的中国专家和技工最多达16000多人。由于环境艰苦,疾病流行,又缺医少药,我援建人员中有上百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性命。庄炎林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咬紧牙关,历经三年多时间,坚持到胜利完成任务才回国复命。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庄炎林任刚成立的中国旅游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兼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副总经理。庄炎林以建设旅游饭店作为引进侨资、外资的突破口,在担任国家旅游局领导期间,经他谈成功的侨资外资合作的大中型项目达数十个,包括北京建国饭店、长城饭店、兆龙饭店、丽都饭店,南京金陵饭店,上海虹桥饭店、华亭饭店,广东中山温泉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大酒店等,都是由他联络、谈判、组织论证建起来的。

1981年,庄炎林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兼中国旅行社总社社长, 1988年调任中国侨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主持工作。在198912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侨代会上,他当选为第四届侨联主席。

庄炎林担任中国侨联主席后,强调各级侨联组织要了解熟悉侨情,对侨有深厚感情,认真为侨办事情,按照“健全机构,艰苦创业;兴办实业,广泛联系;积极服务,多作贡献”的精神,使侨联成为充满生机并真正得到广大群众信赖的“归侨侨眷之家”和“侨胞之家”。

庄炎林离休后仍然离而不休,经常到国内外各地参加各种活动。到马来西亚和福建参加第四、六、七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到深圳参加中国民间工商社团交流会,到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福建、澳门参加第三、四、五、七、八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大会,举办第一届世界华侨华人龙舟赛,举办三峡潮国际龙舟系列赛等,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庄炎林是一位老侨领,也是一位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海内外30名抗战老领导、老将军、老战士、老同志、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庄炎林作为侨界的抗战老领导,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发戴上纪念章。这让庄炎林无比兴奋,他随即赋诗《纪念抗战》:抗战胜利七十载,先烈青史长缅怀。前仆后继赴国难,铭记历史创未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庄炎林又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纪念大会的盛大阅兵仪式,并参加国宴招待会。当晚又出席了《胜利与和平》文艺晚会,共同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

2017127,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在安溪举行,98岁高龄的庄炎林,回乡出席联谊盛会,他心情非常激动,在开幕式上高声朗诵他即席创作的一首诗《咏安溪》:“安居乐业美茶乡,溪水长流奔小康。名扬四海铁观音,茶都腾飞进百强。”赢得与会乡亲报以热烈的掌声。他还在联谊会前出席安溪县第九次侨代会。

年逾九旬的庄炎林,至今依然天南海北四处奔波,为振兴中华奉献余热。他走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行程几十万公里,大大增强了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