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好 做有用人
——访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校友
袁融
任镜波是1954年7月毕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29组乙的知名校友,也是解放后集美学校第一个学生党员。于1993年获评“福建省统战先进工作者”;1994年获评为“全国侨刊乡讯优秀工作者”, 2003年被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民间组织先进工作者;2007年,荣获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荣获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被评为“厦门市社会组织优秀领军人物”。

1980年10月,任老先生就投入到母校的建设中来,先后担任校党委委员、党办兼校办主任、统战部部长等职。自1981年1月起,一直参加集美校友总会工作,长期担任《集美校友》主编并于1987年获评副编审职称。2002年起被推举为集美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代理事长,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兼《集美校友》杂志社社长。此外,他还被聘为集美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福建音乐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蔡继琨音乐基金副董事长。
退休后,他积极参与到集美大学的筹建工作中来,在支持教育公益、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任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诚毅”二字,展现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任镜波先生现任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是集美学校永远的骄傲。
2018年7月,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田闻集说”实践队拜访了任老先生,就集美学校内迁历史、师生感人故事与即将迎来的集美大学百年校庆几方面和任老展开亲切交谈。
犹记峥嵘史 播迁岁月长
任老在回忆集美职校内迁大田的峥嵘历史时,屡屡激动到难以自已,饱含深情的声音中沉淀着的是源远流长的底蕴。
在抗战时期,集美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是唯一一所没有中断航海专业教学的学校。任老讲到教育成果时更是难掩骄傲,“当时学校没有跳水设备就在河里建一个很高的跳台。抗战时学校坚持在山区办学,培养了300多名航海学子,抗战胜利后,非常及时地为国家提供了急需的人才!”
2014年,任镜波先生五次去大田调研,第二趟回来时就给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写了一封关于保护大田“第二集美学村”遗址的信。任老希望集美航海学子能亲身到玉田村,参观学习,用心体会、感受那段艰苦的办学历史。
桃李不言谢 师恩永难忘
当与实践队队员谈及当年职校的校长老师时,任老先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语句中更是由衷地表达出对老师的敬意与怀念。曾任集美水产航海高级职业学校校长的俞文农先生,是任老先生的避碰专业课老师。当时条件有限,避碰对学生来讲是个很抽象的课题,于是俞文农老师就用木头做船模型,在船两侧涂颜色以象征,拿着木头船生动形象地给学生们讲课。
任老先生对自己求学期间的一件小事记忆犹新。他说:记得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他总是把0看成8,到集美学校医院检查才知道是瞳孔放大。医生对他说:“你是学航海的,医不好,可能会让你转到鼓浪屿那边读师范”。为此,他哭了一个晚上。一天,俞文农老师知道他的病后,就拿了两瓶鱼肝油丸送给他。吃完那两瓶鱼肝油丸之后,他眼睛就好了。当时鱼肝油丸十分宝贵。对此,他终身难忘。
当谈到当年的航海教育状况,任老更是感慨万分。从航海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来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在国内首屈一指。但毕竟条件有限,上课条件仍然艰苦非常。课本是老师结合自身实际经历和理论知识编写的讲义;学生练习使用六分仪时,一个班只有一台仪器。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学生们学习的进程。任老告诉我们,大家每日早早起床,都抢着在白楼的走廊上练六分仪。学生们的教学实习在七八十吨的小船上进行,从集美码头到厦门码头,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老师在旁指导。任老对教导过自己的老师评价极高,不无欣慰地说“当时老师对学生都特别好。有一句话叫‘爱生如子’。他们真的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还感叹现今科技进步,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也更先进合理。自己虽离校多年,但对于教育的改革变迁仍感到无比欣慰自豪。
百年集大庆 扬帆嘉庚航
任老说自己第一次听到“陈嘉庚”这个光辉的名字是在66年前,“我们的航海科要调整并入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时,我听班主任说这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校主是陈嘉庚先生。我心里充满期待。”
在他看来,那时能到陈嘉庚先生兴办的学校就读,是件无上光荣与幸运的事。而在这60年来,任老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过许多关于陈嘉庚的研究文章。2013年集美学校百年华诞,他主编了一部40万字、收集了几十位集美学校知名校友事迹的纪实文学故事集——《百年树人》。退休20多年来,任老依旧奔忙在集美校友总会,经常与海外校友、侨乡亲朋联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缘自他对陈嘉庚先生的尊崇,任老称自己是“嘉庚先生的信徒”。
在采访过程中,任老提出,嘉庚精神的内容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而他觉得最重要的,也是陈嘉庚先生的初心——“为社会好”。“‘为社会好’这四个字是陈嘉庚先生1940年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到重庆时和叶剑英交谈时说的。校主所想的都是国与民,所做的都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他拥护共产党,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为了社会好”。
任老在采访结束之际,表达了对集美大学的美好祝愿,希望集大在新时代办成一所真正有水平的大学,特别是在培养人才这一方面。他始终记得陈嘉庚先生曾对集美学校的学生们讲过的话,“我培养你们,并不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我希望于你们的,只是要你们依照着‘诚毅’的校训,努力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
而对集大的学子们,任老也殷切寄语,希望集大学子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做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我们都是嘉庚弟子,我们都应该弘扬嘉庚精神,秉承“诚毅”校训,做陈嘉庚的好学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