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44、鳌园楹联活用典故荟萃()

冯沿江

【小序】“如行天马标鳌柱,长见丰碑镇海疆。”(陈毅题)在集美鳌园里面,有如天马行空、才思横溢的鳌柱石刻楹联与屹立鳌头、镇守海疆的解放纪念碑交相辉映,赏心悦目,刻骨铭心,其真可谓博物大观之奇葩、学村文化之瑰宝。本文聚焦鳌园楹联中的众多典故活用,意在领略其折射出来的嘉庚精神之魅力与学村文化之风采。


1)鳌戴

【用典楹联】 鳌园大门两侧门柱“冠头”门联:“鳌戴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与世相忘。”鳌戴,今为感戴之词。鳌戴山尽峙,蕴含营造鳌园感戴乡梓的深意。

【典故出处】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中有五山,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使巨鳌十五举首戴之,五山始峙。”后因以鳌戴为感戴之词。


2)园冶

【用典楹联】 鳌园大门两侧边门壁柱“嵌字”对联:“贞砥表乡闾好并鳌峰留胜迹,名区成画本喜看园冶有新编。”园冶,书名,古代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新编,称赞鳌园成为现代园林名胜典范。

【典故出处】 《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成稿,崇祯七年(1634)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园冶》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是古代造园家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3)砥柱

【用典楹联】 鳌园大门左侧石窗对联(字体为行草)、纪念碑碑座上层东面壁柱对联(字体为篆书)相同:“澄清新海宇,砥柱旧鳌头。”砥柱,山名,此喻岿然屹立的集美解放纪念碑。

【典故出处】 砥柱,即底柱,三门峡东的一座小山,屹立于黄河的激流之中。《水经》河水注:“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4)休风

【用典楹联】 长廊前端两侧廊柱对联:“高矗青苍熙丽日,长存正直度休风。”休风,美好的风格、风气。此谓新中国社会的文明风气。

【典故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君宣导休风。"《三国志· 蜀志 · 杨戏传》:“遂乃并述休风,动于后听。”晋潘岳《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於一指。”唐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并序》:“乃刊圣烈,克广休风。”清唐甄《潜书·善任》:“君卿和于上,小臣和于下,庶民和于野,休风所被,天下大治。”


5)三杰

【用典楹联】 鳌园长廊南北廂壁大片石雕之上横排格式对联:“功成唯三杰,至诚道前知。”三杰,指造就蜀汉大业的三位杰出人物。

【典故出处】 诸葛亮、张飞、关羽,为蜀汉三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傅子》(晋傅玄撰)。


6)四知

【用典楹联】 鳌园长廊中段石柱对联:“长守四知风燕翼贻谋志道,立深三尺雪鹯堂集瑞传家。”四知,指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此谓廉洁自律的政风家风。

【典故出处】 《后汉书·杨震传》:“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遗震,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四知之风,谓廉洁自律之风。


7)燕翼

【用典楹联】 鳌园长廊中段石柱对联:“长守四知风燕翼贻谋志道,立深三尺雪鹯堂集瑞传家。”燕翼,谓善为子孙后代谋划者。

【典故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武王岂不仕,贻厥孙谋,以燕翼子”。传:“燕,安;翼,敬也。”(陈奂传疏:“贻,遗也;燕,安;翼,敬;言武王以安敬之谋,遗其孙子。上言谋,下言燕翼,上言孙,下言子,皆互文以就韵耳。”)今人多据《诗经》本意,谓善为子孙计者,曰燕翼,或曰燕谋。


8)鱣堂

【用典楹联】 纪念碑基座底层西面中间栏柱对联:“自辟鳣堂四十稔,宏开马帐五千人。”鱣堂,讲堂。

【典故出处】 《后汉书·杨震传》,“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朱熹诗:“鱣堂偶林间,鸡黍聊从容。”本此,后人因谓讲堂曰鳣堂。


9)马帐

【用典楹联】 纪念碑基座底层西面中间栏柱对联:“自辟鳣堂四十稔,宏开马帐五千人。”马帐,此指教书育人之所。

【典故出处】 《后汉书·马融列传》:东汉马融才高通儒,授徒数千人。“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人谓儒家学者传业授徒之所,曰马帐。


10)棫朴

【用典楹联】 鳌园纪念碑碑座底层北面栏柱对联:“七字立碑光棫朴,十年树木长风烟。”棫朴,喻贤才众多,此代指集美学村。

【典故出处】 《诗经·大雅》《棫朴》篇,谓白桵相朴属而生者;序谓文王能官人也。后人文中常引“棫朴”为贤才众多之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