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53、集大校园里的国际学生

卢其乐

200210月,集美大学成立海外教育学院,开始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2006年,集大迈出国际学生招收和培养工作的第一步,但在刚刚起步的数年间,国际学生在校生人数不多。

20119月,集大与泰国SD国际教育咨询公司合作,开展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培训, 几年来先后与泰国100多所中学签订关于语言生招生与培养的合作协议,推进了国际学生(语言生)招生工作。

2012年,福建省政府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为集大国际教育事业再创发展良机。截止 2017年,集大获得该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资助金额214万,资助学生人数77名。20175月,厦门市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精神,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创设了“陈嘉庚奖学金”。在泰国集美校友会丁文志等一批集美海外老校友和学校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集大共获得该留学生项目奖学金342万,资助学生人数85名,留学生规模取得空前发展,现已形成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语言生等多层次、多学科的留学生培养体系。

目前,集大国际学生在校生近200名,分别来自安哥拉、泰国、美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印尼、菲律宾、越南、韩国、孟加拉国、阿塞拜疆、西班牙、白俄罗斯、哥伦比亚、捷克、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和阿根廷等23个国家。国际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但都怀着对中国的喜爱和对厦门的向往。他们结缘在美丽的集大校园里,开启各自的留学生涯。在这里,他们可以通过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切地体验和感知今日中国国情、厦门市情和集大校情;在这里,他们将会成为一群具有国际视野、厦门情怀、嘉庚精神的国际学生。出门打车用滴滴、上街购物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用洋腔洋调的中文讲述嘉庚故事,他们已经慢慢融入了在中国、在厦门、在集大校园里的学习和生活。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柳巴在校学习5年了,在集美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她已经十分习惯中国的生活方式,熟悉集美的风土人情。她是学校的留学生“形象大使”,毕业后更希望有机会留在这里工作生活。

20148月,一群来自非洲安哥拉的青年飘洋过海来到集美大学,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习中文,这是由浩远集团资助、集大承办的安哥拉国际贸易专班,该班得到商务部亚非司领导的重视。他们多次来校关心了解学生在集大的学习生活情况。

米盖尔同学说,他们表演的融合了非洲热情奔放的舞蹈韵律的《闽南拍胸舞》,参加201412月厦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的第十七届在厦海外学生才艺展示中表演,获得观众的好评和喝彩。他们全班同学都感到无比自豪和激动。20179月,学校安排他们前往浙江杭州、义乌进行商务实习。同学们置身于这两个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无不惊叹中国电子商务之发达、小商品市场之丰富。艾利曼同学在实习报告中表示毕业后立志从事中非跨境贸易。乔坤同学汉语水平已经相当高,口语已相当流利。他准备毕业后继续攻读集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齐聚于嘉庚故里的国际学生,嘉庚精神是他们留学集大的永恒记忆。2017年秋季开学之际,107名新生从聆听校主动人事迹中开启来华第一课,在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等地实地了解和学习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成为他们在集美大学学习的必修课程。今年是集美大学百年华诞,国际学生开展系列活动,他们参与了2018年集美大学国际生招生宣传片的拍摄工作,在他们担任演员的过程中,他们的足迹遍及集美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对嘉庚先生办学的事迹更加了解,对集美学村的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与感悟。

寒假期间,21名陈嘉庚奖学金学生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和柬埔寨等6个国家的16所学校开展“百年集大我代言”招生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当地师生的欢迎,提升了集美大学的海外知名度。为迎接集大百年华诞,今年425日,国际学生举行了“校主故事我来讲、嘉庚语录我传颂”演讲比赛,34名参赛选手紧紧围绕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语录,通过单独、两人搭档、小组串联演讲等方式,追忆陈嘉庚先生艰苦诚信的创业和历程,回顾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的历史,深刻领会他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分享陈嘉庚先生抗日救国的爱国壮举,表达对陈嘉庚先生的感恩之情。嘉庚精神是留给集大留学生的特殊思想印记。多元文化共享的国际学生,在参与文化体验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了解中国的兴趣和参与意愿。他们在参与中外学生结对子进行汉语“1+1”助学活动和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提高了汉语水平,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他们在参与学校新生迎新晚会、诗歌朗诵会、合唱比赛、运动会、美化绿化校园等大型校园活动中,获得了融入校园文化的归属感;他们在参与国画、剪纸、武术和和端午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

他们参与李清彪校长邀请学生代表组织的中秋博饼(校长自掏腰包)、吃新春年夜饭等师生共度佳节的活动,品尝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味道;他们参与泰国留学生举办的别开生面的泼水节活动,领略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他们还利用节假日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外考察实践活动,从不同侧面和维度认识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全球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汉语列为战略性语言。集大的留学生大都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说,中国是个留学的“新磁场”,需求远未饱和,还有较大增长潜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福建要率先建设21世纪“海丝”核心区,省市对留学生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相信集大将成为更多“海丝”沿线国家学生留学的理想选择,集大将迎来国际学生规模扩大的战略机遇,学校国际化水平提升将大有可为。

(作者:海外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