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戊戌中秋
——记集美学校菲友会博中秋活动
文 | [菲律宾]钱昆
戊戌中秋,菲律宾华社湧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庆团圆,博中秋”的活动热潮。集美学校菲律宾校友会也循例投入这股潮流之中。
10月6日是星期六,天公作美,蓝天白云。但超乎寻常的大塞车,让赶路的人心头添堵,火气上升。可散居岷市各地前往参会的集美校友们,依然不改初衷,纷纷前往中国城的“第一海鲜酒家”团聚。

正午12点半,37位集美校友加上庄明旋的兄长庄荣箴和他的学生共39人,在名誉会长蔡文汉先生的带领下,向上个月仙逝的资深校友苏彬彬老先生默哀一分钟。我们一直十分赞赏苏先生爱国、爱校、爱会和爱《集美校友》的精神和情怀。2016年9月18日,苏老在行动不便的情形下,仍前来参加集美校友庆中秋的活动,并请新任会长曾燕菲在回国后替他把1000元人民币转交给《集美校友》编辑部。他的善行义举一直让人铭感于心,不能忘怀。哀毕。淑华学姐向大家报告了值此戊戌中秋佳节之际,本会收到的捐款事项:
名誉会长蔡文汉先生捐两万菲币,现任会长曾燕菲捐两万菲币,副会长林若飞先生捐五千菲币。
林副会长还带来了两件镶有书法作品的桌上摆设,供集友们抽奖。加上会长曾燕菲备办的抽奖品,总共11件,助兴本次庆中秋活动。
会长曾燕菲介绍新入会的六位新成员,他们是:吴明芳、林嬿明、蔡衍廷、黄竞力、何明达和潘轩宏,他们不是青年才俊,就是年轻才女,他们都是“首届陈嘉庚奖学金”的获得者,今年学成归来便加入了集美学校菲律宾校友会,令大家喜上眉梢。他们六位新成员在集美培训了一年的汉语,听、说、读、写的水平更上了一层楼,也为返菲后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加分、加薪。他们的经历具体而真实地反应了“陈嘉庚奖学金”的设立,实实在在地惠及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人华侨,可歌可颂。
当天,新老集美校友齐聚一堂,享用了美味佳肴之后,便是抽奖的快乐时光。一件件礼品很快地归属其主。庄明旋老师抽到k金耳钉,笑逐颜开。她的好心情也感染了我们,大家跟她一样,兴高采烈。
抽奖之后是博中秋。这是庆团圆的重头戏。这种趣味性很浓又能联络校友感情的节目,是庆中秋不可或缺的压轴戏。其娱乐性、公道性和以掷骰子定胜负的不可知性,使其充满神奇的魅力,深受菲律宾华人、华侨的喜爱。中秋时节,小至家庭、家族,大至社团、联谊会都纷纷举办庆团圆、博中秋的活动。
在淑华学姐的安排下,集美校友们分成3桌,便开始掷骰子见输赢的活动。也许是生份和矜持的缘故,以新会员为主的一桌斯文有余,呼声不足。两女四男,个个中规中矩、安安静静、聚精会神地投骰子、说项、拿红包。
反观邻桌,老校友们的叫喊声此起彼伏。“有秀了!”“没秀了!”“对堂了!”略静片刻,“啊!”的一聲是一阵“中了!”“恭喜!恭喜!”的叫喊声。刹那间,“80后”和“70后”的老校友返老还童了!一人呼喊,全桌活络,为庆中秋活动增添了喜悦的气氛!
然而,青年组这一桌,状元的诞生变幻莫测,就像击鼓传花般地时而在这,时而在那。谁是最后的状元得主扑朔迷离,他们的无语,一心鏖战,堪称“此地无声胜有声”。真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骰子投了几轮之后,蔡衍廷以状元带六称大。随后是潘轩宏以状元带9胜券在握。接着是何明达掷出了五子红,压倒前芳!这時,桌上的红包已寥寥无几,博中秋接近尾声,状元似乎非他莫属了。岂料,六颗像圆球般滚动的骰子,在会长曾燕菲掷出后,竟然呈现出五红带六的组合来。这是意料之外的结果!这种上一秒不知下一秒结局的悬念,也许正是人们对博中秋游戏着迷的原因之一。
转眼间,3个多小时的“庆团圆,博中秋”的活动,在状元的相继问世结束。集友们在互道珍重和“但愿人长久”的祝愿声中,依依作别,并相约明年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