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邂逅那些大师们
——读《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文 | 木石斋主人
看《集美学村的先生们》,适合放首《蕉窗夜雨》,袅袅绕绕的调调,悠悠地带你重回旧时集美,恍惚间似乎自己也着布衣长衫,夹着一本讲义,于暮暮夜色中,就着远处码头星星几点灯火、参差停泊的几条渔船,顾自低头踢踢踏踏地踯躅前行……
在厦门集美工作多年,喜欢清静的我,却是极少出门。偶尔几次到过集美中学,对那古朴恢宏的西洋塔楼式建筑迷恋不已,有一次居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地砖缝里斜斜地长出一颗小树,讶然之下亦欢欣万分。集美学村有太多的人文景点,除了著名的嘉庚建筑,如南薰楼、道南楼、尚忠楼,还有嘉庚故居、鳌园、龙舟池、归来堂等等。我深知这是一片极有底蕴的沃土,但却未曾想到曾经的集美,曾经云聚过如此多的大师!
惭愧自己浅陋之时,也对《集美学村的先生们》作者陈满意先生钦佩不已。我与陈满意先生相识多年,但男女有别,交集不多。去年我们在一个共同的读书小群“九分酷”,才逐渐活络熟知起来。时常是在夜深人静时,陈先生抡圆臂膀嗖嗖地往群里投掷他所收集到的民国先生们的材料,嘚瑟不已。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从故纸堆里翻出有价值的材料的那种欣喜若狂,脑补画风应与黄永玉先生的那副画作《九十啦》相若。
陈满意先生是个严谨而执着的人。文中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细节,须要细细求证反复落实才心安。年代久远时局动荡,当年材料的整理谈何容易?陈满意先生就像个淘金人,于无数沙瓦泥砾之中,将细小的金沙忠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他稳健平实的描述中,鲁迅、钱穆、黄炎培、黄永玉等大家一一鲜活地重现,我不由得心生出一丝亲切和欢喜——我们曾共处一个城市呢!这是多么让人自豪的事啊!读及《苏眇公》一文,想象着他那种睥睨周遭傲骨铮铮的样子,神往极了。赤子心国家情!有信仰的人是幸福而充实的!文中大小名家还有非常多,阮真、白采、倪文宙、吴德懋……尽管他们身后寂寂,陈满意先生剥茧抽丝一一真实还原他们在集美学村的轶事,亦让我们觉得他们的人生厚重不已。叔季之世,小小集美,大师云聚,令人惊羡!从而更加感佩陈嘉庚先生为兴办教育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精神。
这本《集美学村的先生们》我花了五天时间看完,应该会认真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然后背个书袋,去集美学村独自踯踯行走几回,于夕阳西下之时,听着涛声与鸥鸣,看着平静如常的天空,虽然知道人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涛声已非昨日涛声,天空亦非昨日天空,现已物是人非或是物非人非,但我依然会猛作几口深呼吸,心静的话,或能感受到昔日先生们的渐行渐远而后渐远渐近的跫音和谈笑声呢。
(2018年10月7日于木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