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我的留学之旅

文|「印尼」尤涵娜(华文学院)

我的名字叫尤涵娜,我是印尼人,目前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学习中文。

高中毕业后,有一位印尼老师给我们介绍中国。她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介绍了中国文化,并且讲到汉字,还教我们一首中文歌。

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在我的心中,到中国求学的决心越来越坚定。看到我很专注地听她讲关于中国的故事,老师来到我家与我的父母交谈。出于礼貌,我没有参加谈话,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放学回家前,老师叫我过来。她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交给我,对我说:“你要好好利用这本书,不仅要好好保存,更要好好地读写,要多多练习。”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本汉语书。

时间匆匆而过,可是我却一页都没翻过,不知道应该怎么读。老师知道我的困难后,就亲自辅导我。我的汉语水平慢慢有了进步。本来我只会说“你好”,现在越来越多的词装进了我的脑子。

有一天老师给我父母打电话,高兴地说我有机会到中国学习汉语了。我们都不相信,可是老师坚定地说,她没有骗我们。我真没想到,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老师一直给我加油。我非常感谢老师,如果不是她的帮忙,我是得不到这个机会的。我的家人也很高兴,虽然恋恋不舍,但是为了让我学到更多,还是把我送出了国。

去年9月10日,我乘坐的飞机在厦门机场降落。我来到中国,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中国。学院有几个人接我,我们乘公共汽车来到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我们的学校十分漂亮。校门口是一个人工湖,人们叫它“龙舟池”。学校给留学生们提供多种娱乐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学校也给我们介绍了集美的文化,比如:集美的花、集美剧场,集美故事,志工多元文化彩排。我对集美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我很荣幸获得了“陈嘉庚奖学金”,我对学院和陈嘉庚先生非常感谢。这无疑对我的学习是最大的激励。

既然得到奖学金,学习就必须更努力,再接再厉,不怕失败,“天天向上”。我相信,我一定能把汉语学好。记得我的印尼老师说过,“学习必须互相帮助,不认输。还有不能忘记学汉语应该多说,多听,多练习。”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师对我的教导。

在中国生活很不容易,每天都会遇到好多问题。但这些问题让我们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我的留学经历,谢谢我的上帝,我的父母和家人,我的老师!特别感谢陈嘉庚先生,是他给我们到中国学习的机会,是他激励我们好好地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