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丝路情·中国梦·芳华梦

文|何 悦(华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世上有千千万万条路,每一条路都是一种风景,但是在中国,却有一条独一无二的路,走在这条漫漫长路上,可以看遍世上所有的美景,可以听到千百年前的声声呐喊。这条路,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叫做张骞的人,第一次踏上了这条路。从此,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中国大地的广袤沙漠中,开辟出一条联系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两千多年过去了,从陆地到海洋,从经济到文化,随着中国一天天的发展与变化,“丝绸之路”也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名字、新的内涵。“一带一路”,不再仅仅是东西方物品互通有无的通道,也不只是市场经济下顺应潮流的对策,而是真真正正成为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金钥匙。

2018年,我也因为自己的选择对这条路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年夏天,我走进了华侨大学,成为了华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名新生,对于丝路建设在新时代的成就,我也以自己的方式见证着。华文学院2018级新生共有三百多人,其中,境内生与境外生的比例是一比三。走在校园中,擦肩而过的同学肤色各异;坐在教室里,耳畔传来的语言各不相同。以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和来自印尼、泰国、蒙古、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十几个国家的同学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体验!在与他们的合作与相处中,我不仅对于他们的民族文化有了颇多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是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吸引他们来到这里,进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因为足够强大,丝路得以延续;因为心中有爱,芳华得以绽放。去年,我的学长学姐们更是亲自踏上了这条路,这条充满爱与希望的路。华文学院“华文星火”海外实践团致力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教育资源,他们去到印尼,去到泰国,去到3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为那里的孩子送去温暖与欢笑。队员们在支教归来的经验分享中说道,海外支教并不如大家想象中光鲜亮丽,不是惬意的出国旅游,顺便带外国孩子们做做游戏。相反,这真的是对教育资源贫瘠之地一种竭尽所有的帮助。当你看到那些孩子们灿烂笑脸下褴褛的衣衫,当你看到暴雨过后积水三尺的宿舍,当你看到墙灰剥落年代久远的教室……你会明白,我们所能给予他们的教育上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却又多么重要。中国之所以能向别国伸出援手,不仅仅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实力足够强大,还因为我们肩上担负着推动一带一路事业繁荣发展的重任,更因为我们心中有着教育扶贫的必胜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姿态,这就是一个强大的,负责任的国家应有的姿态!

回顾往昔,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建国前夕,国家科学教育事业极其落后,几乎没有像样的科研机构,很多有志于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不得不飘零海外。那时候,我们自顾不暇,哪里谈得上帮助其他国家。渐渐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神舟上天到蛟龙入海,再到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现在的中国,在丝路共建事业中举足轻重;现在的中国人,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我们尽我们所能向教育落后国家伸出援手,我们想让更多孩子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变化,无论贫富,无论国籍。

朗朗神州,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此时此刻,当我们重新踏上这条路时,心中仿佛有一种久违的回归感。从草原到沙漠,从陆地到高山,从游牧到佛教,从经济到文化,白天与黑夜在这里衔接,古代与现代在这里交错,东方与西方在这里融合,中国与世界在这里相遇。风起扬帆正当时,四海同心逐新梦!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发展少不了中国的力量,中国的教育扶贫事业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讲述!这段讲述,关于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梦与希望,关于一个有责任有道义的祖国,关于一条有故事有情怀的道路。

一带一路,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