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旅集学会往事
文︱郑来发
1918年,陈嘉庚先生创办了集美中学、师范,以后又先后创办了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当时漳州各县报考集美学校的学生很多。笔者有一本1928年3月由旅集学会出版的《海灯学刊》第三期。从中我们可了解到旅集学会的一些情况。

根据该学刊附录的《海澄旅集学会组织大纲》和《历季本会任务委员表》及《会友通讯录》记载,该学会是海澄县旅居集美学校的学生之同乡组织,成立于1925年,设有文书部、交际部、事务部、财政部、出版部、演讲部、调查部、平民教育部、游艺部及执行委员会。当时会员有45人。
出版部出版《海澄学刊》,该刊开篇《见面谈》写道:“我们第三次宣战开始了,誓死进攻,继续进攻,不发抖,不胆惊,前锋有光明灿烂的海灯,引我们的团结,导我们的途径,喊出海澄被压迫的民众,一齐起来革命!”《李杜天下》栏目登有一首诗《海灯》,所以第三期封面印的是《海灯学刊》。从《海灯学刊》第三期的内容看,设有《放言高论》、《教而育之》、《茶余酒后》、《街谈巷议》、《李杜天下》等栏目。在《放言高论》栏目中,刊登有《今后海澄青年应有的觉悟——革命运动》、《帝国主义的特征在哪儿》、《文化侵略与经济侵略》、《国民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农民银行的我见》、《振兴海澄商业之小策略》等,体现了海澄旅集同学是一群爱国爱乡的进步青年。如《今后海澄青年应有的觉悟——革命运动》一文中写到:“希望海澄的青年同志!一起起来,合作进行,以革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狗命,干呵!干呵!齐向敌人进攻。”
海澄旅集学会自成立以来,每逢暑期都组织数处平民夜学为桑梓服务。但只是在城镇,难以普及。1927年暑期,该会组织会友在乡村办平民夜学,经费由会中募捐津贴一半,另一半由创办会友自己募捐。结果平民夜校相继出现,陈荣茂在港头社创办一所,甘尔梅在钟厝社创办一所,甘朝驹在枋林社创办一所,成绩甚有可观。
该刊由一批热心的人士和商号赞助出版,赞助金额由一元至十元大洋不等,而以白水营商号赞助最多。赞助的商号有六丰米较、合兴号、合成、聚源、源茂、泰记、荣兴、章泰、鸿裕、益发、春成、建源、源兴、晋春、义隆、汉通、丰泰、新兴、莲盛、锦芳、荣丰、恰和泰、协泰兴、金广隆、金宝荣、生意斋、仁安堂、龙东医院、陈廷成、林守道、许锡明、陈荣钟等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