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号”地铁列车组正式命名
10月26日,厦门地铁1号线“嘉庚号”列车组命名仪式在第二届“嘉庚文化周”启动仪式上举行。自此,厦门地铁1号线列车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嘉庚号”,所有列车车身都喷刷醒目的“嘉庚号”字样。“嘉庚号”采用邓小平字体。这是厦门市继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之后,首次以“嘉庚号”命名地铁列车组,也是全国首创以人名命名的地铁列车组。“嘉庚号”列车将成为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立体化移动宣传平台,后续将有更多的嘉庚元素加入该线路主题车厢和车站。厦门再次掀起“嘉庚风”。

在2019年厦门市“两会”上,集美学校委员会副主任、集美校友总会会长、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以市政协委员身份提交《建议厦门地铁1号线机车命名嘉庚号》提案(第20194004号),该提案以地铁1号线列车组命名“嘉庚号”为切入点,围绕地铁车站文化打造、主题车厢设计及文化活动策划三个方面提出利用地铁1号线这一重要的城市文明窗口传播嘉庚文化、弘扬嘉庚精神。地铁1号线从高崎跨海而来,直奔陈嘉庚一手打造的集美学村,几乎一半里程在集美区。该线路被誉为“全国最美海景地铁”。这段最美海景路线,就是在陈嘉庚倡建的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基础上建设的。集美学村站也是由陈嘉庚先生倡建的鹰厦铁路的老火车站改造而来。以“嘉庚号”命名地铁1号线列车组,契合该线路的人文特征,对于丰富厦门市地铁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与城市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提案获得立案。
作为全国首创,该提案从立案到落地执行历时多月,在厦门市委统战部、集美学校委员会牵头协调下,在厦门市地铁办和轨道集团的支持下,该提案最终得到了市领导的批复并落地执行。这体现了嘉庚传人对陈嘉庚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百折不挠精神的传承,更展示了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开拓精神,也为未来其他线路的地铁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路。
(文/东 霞 图/陈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