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在习总书记回信的号召下

文︱任镜波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5周年。5年来,我们一直感恩,一直沉浸在习总书记对我们信任和期待的幸福日子里,一直在学习宣传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的精神,一直在努力弘扬嘉庚精神,一直在学习各级各地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的经验,及时传播。

20141022日,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作出批示,拉开了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序幕。省侨办、省侨联分别召开全省侨务工作者和侨界代表座谈会,进行学习,研究贯彻,是紧锣密鼓的开场戏。

5年来,集美校友总会向海内外校友、乡亲分送了两万张“回信”的彩印件;在海内外参加了60多场学习“回信”精神的宣讲会、报告会;接受了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的多次采访;编印了3036万册《集美校友》;出版了两本图书7000册;筹资助学近300万元;举办了“习总书记回信一周年”的系列活动;举行了纪念陈嘉庚先生颁定诚毅校训100周年联谊会和音乐会。举行周年活动时,厦门市委统战部和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集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主要领导,都写了署名文章。

集美学校委员会对陈嘉庚纪念馆、嘉庚公园实行免费开放;投入4亿元对学村内外嘉庚风貌的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与保护;陈嘉庚纪念馆在海内外举办了400多场“嘉庚精神巡回展”;在海内外组织了11个嘉庚文化志愿者驿站。最近在香港举办了“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传承嘉庚精神及华侨华人参加祖国建设成果展”,参观者络绎不绝。

由陈嘉庚先生创办、倡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各校自编校本教材,让嘉庚精神进课堂。厦门大学科学考察船以“嘉庚号”命名,集美大学成立了“陈嘉庚研究院”,厦门(集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嘉庚楼、嘉庚广场,集美工业学校开展“嘉庚大讲堂”的活动,集美中学每周一早晨全体师生参加升旗、讲学习陈嘉庚的小故事。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侨校)今年接纳来自62个国家的留学生达1746人,占在校生的78.7%。该院由教育部特批的“预科教育学院”,今年招收66名留学生。

厦门市领导从“四个意识”的高度,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的精神。从2014年起,每年的10月都举行了“嘉庚精神宣传月”、“嘉庚文化周”的系列活动,而且年年有新意。2017年,设立了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招收“海丝”沿线国家华侨学生和港澳台地区集美校友后裔,到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集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集美工业学校、集美中学就读,三年招收留学生736人。同年,还成立了“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已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73个华侨华人社团入住。最近,厦门市又把地铁1号线列车正式命名为“嘉庚号”、“集美学村站”改为“嘉庚站”。

这几年,集美区不断推动以陈嘉庚为主题的文艺创作,以电影、广播剧、有声绘本、动漫作品、音乐剧等文艺作品,讲好嘉庚故事。集美区还在中国侨联等单位的关心支持下,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国家文化交流促进会等为主办单位,先后举办了两届“嘉庚论坛”,每届都有100多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有100多家海外媒体作了报道。

在外地,从北京到地方,从内地到海外,这几年认知和学习陈嘉庚、弘扬嘉庚精神的群体越来越多。中央几个主要媒体争先报道陈嘉庚的故事。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还就习总书记对陈嘉庚先生情有独钟作了长篇报道。原国侨办主任裘援平、中国侨联原主席林军,在任时都为《集美校友》撰写了弘扬嘉庚精神的署名文章。集美学校北京校友会和集美校友总会共同在北京举办了“弘扬嘉庚精神,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座谈会。最近,陈嘉庚纪念馆还在北京与鲁迅博物馆共同举办了《烽火弦歌——集美学校抗战内迁历史展》。

在省内,大田县“第二集美学村”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指挥部,为弘扬嘉庚精神,把217.5亩的遗址保护下来,申请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大田县、三明市和省内外十几所大中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引来10多万参观者和实践者。安溪县集美校友会每年举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座谈会,最近还拟在县城、华侨职业学校树立陈嘉庚铜像。

在广东,陈嘉庚纪念中学以“诚毅”为校训,自编各年段的《嘉庚精神课本》,知行合一。整个校园充满嘉庚文化气息,从领导到师生创作、演讲嘉庚故事,誉满广东。

在香港,习总书记“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和“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的期盼,成为广大集美校友和乡亲的座右铭,成为他们在香港生活、工作和做人的底线。他们以此作为之前“反占中”和今天止暴制乱的准绳。

今年1021日,香港成立了“陈嘉庚基金联谊会”。联谊会由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新加坡陈嘉庚基金、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菲律宾厦门联谊会等全球与“嘉庚精神”具有渊源的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倡导发起成立的,旨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联谊会已向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捐赠了500万港元。

在印尼,雅加达,万隆、泗水、巴厘岛的集美校友和集美校友的后裔,积极推动华文教育。94岁的印尼侨亲施金城,自奉俭朴,在家乡安溪建了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三所幼儿园,在习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的感召下,又为他捐建的学校捐赠了一笔巨款。

在泰国,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千人聚会,人手一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他们积极参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活动,在泰国积极推动华文教育、组织华侨子女到中国留学,学成回国助力泰中友好交往。他们还在曼谷成立了“嘉庚学子泰国联谊会”,已有会员300多人。他们正在推动成立全球嘉庚学子联谊会,助力“一带一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年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已经在海内外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浪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贯彻与落实,势必推动这个浪潮滚滚向前。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跨时代超国界的爱国主义者,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在陈嘉庚先生一生的言行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智慧、汲取营养。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弘扬嘉庚精神,永远是一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容丰富、知行合一,凝心聚力,共圆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