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雪龙探极归来有感

文︱苏

南极十万里,自此少回家。看到这句话,您是否觉得出自一个老船长之手,哈哈,其实我还是一个毕业不到一年的实习三副!刚随“雪龙2”号一起圆满完成了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正从南极迪蒙迪维尔海出发,穿越西风带,返航祖国。这是“雪龙2”号首航南极,也是我的第一次远洋航行。作为“雪龙2”号上最年轻的船员,承担光荣的南极科考任务而正式开启自己的航海生涯,我感到无比自豪。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就提到“雪龙2”号首航南极!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这将是我人生中难忘而宝贵的经历。

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纵是天才的想象,也无法描绘南极那摄人心魄的美。中山站是我们抵达南极的第一站。天空异常晴朗,没有尘埃,空气冰凉而清新,到外面转一圈,就能把整个身心都洗了一遍。位于南极半岛的长城站,由于纬度低,还有裸露的山和一往无际的冰川。山脉常年被冰雪侵蚀,呈现出黑白相间的奇特景象。长城站附近有座企鹅岛,远远地就能看到好多小企鹅,一跳一跳向前游。据老船员讲,企鹅可以游出好几百海里,还能找到回家的路。船开过去,它们的小脑袋好奇地跟着转,接着就晃来晃去地跑,跑了一阵,就干脆把身子趴在冰上滑行。成群结队的海豹躺在冰上晒太阳;鲸鱼喷着水柱,像比赛一样追着船游。夜晚,南极光和星空一起发光,如同镶嵌着宝石的绿色绸缎,恍若梦境。走近南极,很难不感慨人类的开拓精神和自然的广阔无垠。

“雪龙2”号破冰御风而行,强劲的引擎声在耳边轰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雪白的世界里显得格外鲜红。树高万丈有其根,花开千层不离心。祖国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得益于我们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也离不开无数航运先驱的传承,更不能忘记拓荒者披荆斩棘的首创之功。愈是被光荣与梦想环绕的时刻,愈能体会开创者以及先辈们的伟大和艰辛。此刻,一种无比强烈的孺慕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感恩嘉庚先生在国运衰微、海权丧失之际倾资兴学,以“开拓海洋,挽回海权”为宗旨,秉持“欲振兴航业,须培育航业人才”之信念,于1920年创办集美学校水产科,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教育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感念集美水产航海教育首任校长(主任)冯立民先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集美航海教育奠定良好开局;感佩张君一、张辉煌、姚焕洲等师长在航运界以及航海教育界创建的赫赫威名和不朽功勋,为后学晚辈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感怀陈维风、俞文农等毅然奔赴深山与学校共克时艰的抱薪者,让集美航海教育的火种得以传承……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共同书写了弘扬嘉庚精神、践行诚毅校训的历史华章,铸就了集美航海人永恒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此时此地,新时代集大航海人的荣誉,也当然属于他们。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半年前我默念此诗句,随“雪龙2”号出征南极,彼时虽然带有留恋和不舍,但更多的是将要实现梦想的兴奋和期待;现在身处归程,则愈益思念师友亲人。还记得去年毕业季,以为自己会很早就上船,觉得特别感伤,每次同学聚餐,都会祝彼此航安,约定未来。不料后来自己参加了毕业典礼,吃到免费毕业午餐,二上校实习船育德轮,想想真是很幸运。学生时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在漫天的风雪里,“雪龙2”号开足马力,朝着祖国一路向北航行,承载着我的思念和梦想。在热切的期盼中,嘉庚先生创办航海教育100周年之期将近,凝聚着集美航海人的使命与担当。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如梦似幻,又真真切切,我仿佛又回到母校故园,和同学们一起坐在即温楼里,走在石鼓路上、龙舟池边……走在百年航海的峥嵘岁月里,坚守初心,续写荣光。

我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2019届校友苏显,在南极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祝集美大学航海教育乘风破浪、再创辉煌!愿伟大祖国福满乾坤、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