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疫前进 嘉庚精神同行
文 | [印度尼西亚]洪若富
今年2020年是我的本命年,原本计划寒假二月买机票回国。但天有不测风云,我的老师突然找我寒假一起做科研。思来想去,辗转反侧,后来我寻求父母、朋友的意见,决定寒假留在中国。“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我想利用这宝贵的经验来充实和磨炼自己。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浓厚的回家团圆的气氛。2020年疫情的“突袭”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啊!我内心惶恐,没想到赶上疫情。我立马打电话给父母报个平安,打个“安心剂”,父母叮嘱我:“戴口罩,少出门,待在校园就好!”
校园生活很美好,自从疫情“串门”,学校每天都要测量体温、填表格登记信息、健康打卡,还有宿舍走廊每天都得喷洒消毒,校园对于防控疫情真的煞费苦心啊!疫情期间,学校管理也更加严格。我只能在校园里走走逛逛,每回走到陈嘉庚先生的雕像,我都会停下脚步拍一张照!上学期选了“陈嘉庚精神与华侨华人史”这门课,任课王老师讲解了那个时期的嘉庚精神,我颇有体会,突然联想到这次疫情期间嘉庚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续。
首先想到最多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当疫情“突袭”,全世界包括中国人坚信某一天会“痊愈”,而选择团结起来坚强面对它。范仲淹先生曾说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很吻合当今情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疫情面前我们要携手度过,人人都有责任。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令人感动,他说:“救亡图存,匹夫有责!”。不管他到哪里去,他都会维护祖国、热爱祖国。其次,就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疫情暴发时,中国各地无数的医护人员都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春节假期,他们放弃自己回家团圆的安稳假期,毅然选择“逆行出征”,坚守本职岗位,街上宣传横幅上面写的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奋不顾身地投入这场战“疫”,我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国家防治疫情最大的贡献,令人敬佩。
中国的习近平主席倡导“一带一路”的政策,中国和印尼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这次疫情来袭,印尼政府伸出援手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都运往中国。印尼当地的华人华侨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籍国,自己组织团体并且掏腰包买下许多口罩、维他命药品等物品送到中国。
陈嘉庚先生说:“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他倾资兴学创办学校,仅仅在福建就有十几所学校是他创办的。当面临疫情时,诸多学校都不开学,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和网络课程的学习。老师第一次尝试当主播,学生也是第一次线上上课,“停课不停学”。
嘉庚精神还有一种内涵是严格自律,陈嘉庚先生说:“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疫情期间都不能自由活动,也要对自己有自律的认知。隔离期间,除了配合隔离,我们也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医用口罩、勤洗手、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确保安全,这也是进行嘉庚精神宣传的一种新模式。不要忘记自我修炼、锻炼自己,进行更严格的自我管理。在这期间,我每天都坚持早睡早起,读书学习,每日三餐营养均衡,晚上适当跑步运动。还有我也为这次的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跑步结束后,我会“行走捐”,捐步做公益,助力校园疫情防控。
相信不久,中国会战胜疫情,全世界能“痊愈”,很多人还是很想来中国留学、旅游等。我何其有幸能留在中国,目睹了中国如何防疫有道、“战疫”有方。让我们携手同心,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共建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2018级陈嘉庚奖学金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