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讲好战疫故事 弘扬嘉庚精神

| [缅甸]刘汝玉

公元2020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突然袭来。它,让我们措手不及,带走了我们团聚的喜悦;它,来势汹汹,封闭了无数美丽的城市;它,令人恐惧,夺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它,就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

在这场“战疫”的中心是我曾向往的武汉,那个李白笔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武汉。77天,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它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是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有难,四面八方的白衣天使挺身而出,毫无顾忌地踏上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虽然他们有人被口罩勒得满脸伤痕,虽然有人被防护服闷得全身生疮,虽然有人被病毒无情地夺去生命,但他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是挡在病毒和我们中间最坚实的堡垒,因为他们肩上背负着保护人类的责任,他们就是我们的超级英雄。

在这场“战疫”中,除了医护人员,还有无数的爱心人士发起慈善捐赠,为渡难助力。为了对抗疫情,全球各地的医用物资被送往武汉,一批批、一趟趟的医用物资运到湖北,运到所需要支援的每个角落。在这场“战疫”中,我看到了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我们的英雄,我感受到了世界各地爱心人士无私的奉献,我更加体会到什么是爱国,什么是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作为海外华人子女的我,总是会被这样的新闻感动得热泪盈眶:“澳大利亚新州华侨华人社团捐赠总计450万元人民币” “印尼华侨华人捐赠6万枚口罩” “美东侨界采购10万口罩支援武汉疫区”……每一条新闻都触动着我,让我心中对中华故土的热爱不断翻涌。而当我们缅甸华侨华人也开始筹募时,我欣喜,我也能出一份力,真好!我知道我们作为华侨华人的一份子,“祖国有难,我们义不容辞”!

“祖国有难,华侨华人义不容辞”这句话正是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嘉庚先生向世界华侨华人发出的动人号召。嘉庚先生成立“南侨总会”,将海外华侨华人团结起来,为祖国抗战筹资捐款。他一边带动侨胞捐款捐资,一边鼓励侨胞回国抗战,拯救祖国于危难。而如今的我们,面对被疫情侵扰的中华大地,奋力对抗疫情的我们不谋而合地传承了嘉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国疫情暴发时,华侨华人团结一心,各地奔走筹集物资,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志成城力所能及地支援祖国“抗战疫情”。

现在疫情还在不断向世界各地蔓延,战胜疫情不仅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白衣天使还在努力救治病人、与病魔争夺每个宝贵的生命。无数行业人士依然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陈嘉庚先生曾言:“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敌人一边炸,我们一边建;今天被炸毁了,明天再建造起来!”那时的他为了维持厦大正常办学,为了支援国内抗战事业,嘉庚先生做了最大的努力和牺牲!而现如今,我们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爱心捐赠者和无私的志愿者们,不就如同嘉庚先生当年的“毅力”一般,牺牲自我利益而奉献了社会吗?

嘉庚先生曾说:“世界无难事,唯在毅力与责任耳”。在疫情当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背负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身上背负的责任与义务。未来,我相信经历了疫情的我们将更加地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尽己所能为国家与社会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为2019级陈嘉庚奖学金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