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我的抗美援朝故事

| 郑俊杰(集美高中校友)

1950年末,我们283团在闽北完成剿匪任务后,奉命北上改编为空军。我被分配到华北空军唐山机场汽车集训队当文化教员。一年后,我又随空军17师参加抗美援朝,开始了志愿军空军的战地生活。先在汽车连任文教,后调师政宣传科负责通讯报道工作。

设施简陋斗志强

部队到达丹东市大东沟野战机场。该机场刚搭建不久。据说原计划在朝鲜北部建机场,但尚未建成就遭敌机炸毁,只好改在鸭绿江边修建临时机场。飞机一起飞,过江就可以进入战区作战。我们通常称这种机场为野战机场,它具备飞行作战的基本条件。比如飞行跑道、滑行道以及直接为飞行作战服务的设施,必须合乎规格。其余设施则相对简陋。就拿我们汽车连来说,人员都住在车库上下铺,汽车则分散在其他相对安全的地方。大家觉得比起前线陆军官兵,我们生活条件好多了。战争环境哪能讲究那么多。

那时敌机可嚣张了,根本不把志愿军空军放在眼里。有一次,美“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竟然窜到我二线机场,在击伤我一架飞机后,被我19岁的青年英雄韩德彩击落。我们处于一线机场怎能不加倍警惕呢?事实也是这样。敌机经常躲在云端里,瞅准我机起飞和降落时速度放慢进行突然袭击。再就是在早晨天蒙蒙亮时,飞临我机场上空寻机捣乱。我们经常在睡梦中被我高射炮咚!咚!咚的炮声唤醒。同志们诙谐地说:吹起床号了,赶快起床!于是,一天的战斗生活开始了。

一阵炮击中敌双机创奇迹

在《游击队员之歌》里,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就是神枪手,在我志愿空军中则出现一阵炮击中敌双机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195286日,有一批敌小机群向我军民肆虐,我机奉命出击。当我机飞到战区,敌已逃之夭夭。于是第一梯队返航,第二梯队继续前进。这时报话机传来:“xx号,你后面有4F-86,高度6000狡猾的敌人绕到我机背后,咬住我两架僚机。决不能让敌人阴谋得逞!飞行中队长王坤立即垂直爬高右转,瞄准敌机,一阵猛烈炮火击中敌双机,一架坠落,一架受伤后逃逸。副大队长马致荣也击落一架敌机。

这次首战的对手是飞机性能优于我米格15F-86。王坤能一阵炮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这种战绩在空战史上闻所未闻。有人认为这是机缘巧合。但偶然之中有必然。如果不是王坤凭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精气神,勇敢机智,果断处置,哪里来的一阵炮打中敌双机?为此师党委授予王坤一等功,开祝捷大会,庆祝我师首战告捷。王坤的英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师保育院最靓丽的保育员韩丽萍写诗颂扬,表达美女爱英雄的芳心。果然,师领导成就了这对美好的姻缘。

看来,美女爱英雄是一种时尚。一位著名女记者在采访空军战斗英雄赵宝桐时,也爱上了这位英雄,并终于喜结良缘。


“低空霸王”横空出世

1953313日,敌出动100多架飞机,企图轰炸鸭绿江大桥。我机群战鹰同时起飞。我师16架机分工打敌低空轰炸机群。这时,40多架F-84,以整齐编队向北飞来。从数量上看,我机不占优势。因此,指挥员决定发挥我机速度快、炮火威力强的优势,先声夺人,迎面冲了过去,摆着一副敢于与他们同归于尽的架势。敌人从未见过这阵势,一下子乱了阵脚,纷纷把炸弹扔到山沟里,夺路逃生。我机乘势展开攻击,击落敌机三架,粉碎敌人炸桥的阴谋。

打破圆圈阵则是低空显军威的一场绝活。圆圈阵是德国人波尔克首创,在二战中创造了击落英机6架自己无一伤亡的战绩。其战法是几架飞机首尾相接,环环相扣,互相掩护,攻防结合,组成一个圆圈,这种战术有利于美机发挥平衡转弯快的性能。有一次,敌5F-4V飞来,我部四架战机起飞拦截,只见5架敌机绕成一个圆圈,单机间距约300米,各机首尾相顾。我机发起攻击时,后面的敌机反咬攻击。第一次攻击未奏效。第二次,我机改变战法,采取打地靶方式,从上往下打。耿东清瞄准右侧一架,一炮将其敲掉。李春罗向左侧一号机开炮,将其击落于大同江口。剩下三架战机望风而逃。“往哪里跑!”陈大渠紧追不舍,从800米高度追到170米,又击落一架。3:0大获全胜。为此,外媒奉送我17师一个低空霸王的称号。


“空中坦克,合拉所(好)!”

飞机是空军战士杀敌制胜的武器,是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捐献的。空军战士们称之为“战鹰”、“铁鹰”,视它的安危胜过自己的生命。在一次空战中,大队长李永泰掩护战友击落敌机后,自己驾驶的战鹰身中35弹,座舱盖也被打穿。他如同对待病危的亲人一样,小心翼翼地驾驶它飞回基地。大家看了以后,无不称赞他胆大心细,把自己的生命与受伤的战鹰捆绑在一起。苏军飞行顾问看后也激动地赞扬道:这是空中坦克,合拉所(好得很)!

关心爱护战鹰是所有空军人员的共同特性。飞机上天前,机务人员一定认真细致进行体检,不让它带病上天。飞机返航后,他们检查的第一项是:战鹰开炮了没有,开炮了就可能有战果,机头就可能多颗“红五星”。然后检查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有疑点,必须查清症结所在。有一次,我师机务人员发现一飞机发动机上有一点油渍。他们不是把它抹掉了事,而是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钻进飞机腹腔内,查清原因后加以排除。此时钻进机膛的机械师已冻僵,是外头战友把他慢慢拖出来。机械师冻僵了,但战鹰可以安全飞行了。


光荣属于祖国人民

著名记者魏巍写的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一下子风靡全国。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指战员的代名词。人们深切感到,我们在后方过着和平建设的幸福生活,与前方战士英勇作战戚戚相关。1953年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亲临前线慰问。慰问品大多印有赠送最可爱的人的字样。慰问团同志报告祖国人民加紧生产建设支援前线的盛况。我印象最深的是著名演员常香玉通过义演,一人捐献一架飞机。许多名角如梅兰芳、马连良等人,平时国内观众都难得一睹其风采。他们却能深入前线为战士们清唱,实在感人至深。当慰问团同志把慰问品送到指战员手中,热情地高喊“向最可爱的人致敬”时,指战员齐声高呼:“光荣属于祖国人民!”“祖国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正是这种热爱祖国之情,激发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