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举办“嘉庚精神宣传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文 | 林桂桢 陈艳
10月是“嘉庚精神宣传月”。作为嘉庚故里,集美区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主题举办“嘉庚精神宣传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丰富、意义深刻的活动,营造学习宣传嘉庚精神的浓厚氛围。
整合宣讲资源 掀起嘉庚精神学习热潮
连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宣讲员陆续走进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小屋等,讲述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感人故事,多角度展现嘉庚精神的魅力。集美区充分整合宣讲资源,发挥嘉庚精神宣讲团、“学习面对面奋斗你我他”理论宣讲轻骑兵等宣讲队伍作用,通过主题宣讲把嘉庚精神融入新思想“大宣传”中,在全区掀起了嘉庚精神学习热潮。
创新宣传形式 拓展嘉庚精神载体
集美区创新宣传形式,结合厦门日报社第二十届读者节,联合集美校委会等举办了第三届“厦门嘉庚文化周”活动。当天,新书《一座城一个人》首发,通过嘉庚先生与厦门的城市故事,带更多人认识陈嘉庚、了解集美。第二届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也同步亮相,通过摄影家的“艺术之眼”展现集美之美、集美之变。
一批可爱的IP形象——“阿庚伯family”也顺势推出。其主要人物“阿庚伯”是闽南阿伯的化身,凝聚了闽南人诚毅、勤俭、忠公、爱家的特质以及嘉庚精神。今后,这组可爱的IP形象将用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嘉庚精神宣传有关的动漫作品开发,并出现在口罩、书包等周边衍生品中。
线上线下结合 增强嘉庚精神感染力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集美区依托集美报、集美广播电视台、“天下集美”微信公众号、“看见集美”抖音号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电影《侨女日记》、纪录片《十里长堤》、电视动画片《陈嘉庚的故事》、动漫《敬礼》等嘉庚精神主题作品走进中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进师生群众的心里。
在组织干部群众、学生群体实地参观鳌园、陈嘉庚纪念馆、集美人文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时,集美区也大力推动陈嘉庚纪念馆数字展厅推广与使用,通过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逛陈嘉庚纪念馆,打造嘉庚精神宣传的新窗口,不断增强嘉庚精神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文艺精品荟萃 发挥以文化人强大力量
10月,集美区文艺创作精品频出——以陈嘉庚生平经历为故事蓝本的广播连续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集结了国内高水平广播剧制作团队,启动创作;辖区作家陈满意新作《名人笔下的陈嘉庚》正式发行,并举行新书分享会;举办嘉庚主题影视创作研讨会。
集美区组织文艺工作者围绕嘉庚精神开展文艺创作,一些民间戏曲达人把嘉庚精神融入戏曲,以戏曲进基层巡演的形式,推动嘉庚精神在基层宣传。接下来,集美区诚毅合唱团还将走进辖区多所院校巡演,演绎原创大型交响合唱《嘉庚组歌》。
融入嘉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活力
作为百年学村、著名文教区,集美区积极发挥嘉庚精神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方式,举办了“听见集美”周末音乐会嘉庚赞歌专场、“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等,以音乐、影像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嘉庚精神,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嘉庚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连日来,中小学生嘉庚语录诵读周暨2020年“庚·读者”经典诵读活动、“嘉庚精神”校园巡回讲解活动等在集美区各校火热开展。
10月,陈嘉庚创办的水产航海、商科发展而来的集大航海学院、轮机学院、财经学院和集美工业学校,以及乐安小学、集美医院纷纷迎来了百岁生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集美校友纷至沓来,与学弟学妹分享嘉庚故事,把嘉庚精神深深植入学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