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三共”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

文 | 邓力  张娴静  胡啸尘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说,“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鸣响发令枪。2020年12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全面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开展。

创作于1918年的《集美学校校歌》“全国士聚一堂,师中实小共提倡”已传唱百年,歌词里“师中实小”即“师范、中学、实业(包括水产和商科)、女师、小学等5部分”,体现着嘉庚先生办学的深邃思想和科学规划。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嘉庚先生创办的百年老校,深挖资源,分别与学校抗战时期内迁地三明大田县、校址所在地厦门翔安区中小学联手,“三共”探索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研讨共议教学新方案

2020年10月,学校与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围绕“小学阶段的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的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的常识性学习、大学阶段的理论性学习”等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双方细剖了各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了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学策略,务实开展课程评价;疏理了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教学方案。


观摩共享教学新资源

以红色文化、嘉庚精神融入思政课为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着手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陈嘉庚和陈嘉庚精神”等3门课的教学资源库。为推进与两地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学校拿出“家国情怀”等主题的示范课开展思政课观摩训练;将自身已建设成教学资源向合作校开放,线上指导教学资源的应用技巧;融合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需求设计点,创新性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篇在试点中获得良好的评价。


协商共建教培新基地

2020年9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行前往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开展主题党日,与大田县委党校、大田县武陵乡党委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举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2020年10月,学校与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签署协议,建设一体化建设联系机制。2020年12月,学校与大田县教育局、大田县关工委在厦门召开研讨会,就“第二集美学村如何建设成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与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展开讨论,提出可以从“切实提高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大田共建,海院能为你们做什么”“抗战中中国航海教育的发展”等方面推进基地共建。

校地联手,教研共行,双方多维合作,已将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程研究、教师实践教育打造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