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嘉庚抗战精神闪耀大田
文 | 郑晓婷


1940年3月,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率“南洋华侨慰问团”回国慰问抗战将士,访问了延安和重庆。同年11月,陈嘉庚先生回到故乡福建,14日专程视察大田集美职校。


光明指引
在欢迎大会上,陈嘉庚先生作题为《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的抗日演讲。他在演讲中慷慨陈词:“我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永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祖国被侵略,被宰割,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败日寇,光复中华”。他号召学生坚忍不拔,共渡难关,好好求学,好好做人,以期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事,为社会,为民众效力。
次日上午,在大田县各界欢迎会上,陈嘉庚先生再次将解放区和国统区进行了鲜明对比,抨击腐败,斥责暴政,呼吁制止摩擦,坚持团结抗战。他掷地有声地说:“抗日的希望在延安,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播撒火种
陈嘉庚先生视察大田后,中共大田县委将他的讲话翻印广为传播,激发了统战对象、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的爱国热情,坚定了抗日救亡的决心。
林志群受党组织的委派,转入大田集美职校学习。他边读书边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展了蒋光斗、陈树霖、陈文生、陈悦周、郑斐然、陈敬生、郑开族、蒋光玉、连冠才等一批进步学生加入党组织,成立集美职校党总支,由林志群任总支部书记,党总支下辖商科、农林科两个党支部。
蒋光斗利用寒假返乡之际,宣传革命真理,积极发展党员,发动群众开展抗捐反霸等革命斗争,建立中共汤泉支部,蒋光斗任支部书记。1942年2月,升格为汤泉直属区委,从而使汤泉、罗丰成为可靠的革命基点村。之后,蒋光斗奉命上山打游击。1946年2月,在明溪县执行任务途中被捕,后在押往永安途中被杀害,时年29岁。
陈树霖、陈悦周利用假期返乡,积极发展党员,建立中共福塘支部。1945年9月,陈树霖奉命参加闽赣边区挺进纵队,在攻打龙门保安队战斗中遭敌伏击而被捕,同年11月,在桃源分水隔被国民党反动派活埋,时年23岁。陈悦周因父母病故成为孤儿,在亲友资助下,进入集美职校商科就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决不屈服,后在牢中被折磨致死。

入伍抗日
1942年2月,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秘密组建闽中工委游击队,队长林达光,政委林大蕃。年底,游击队员发展至80多名。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闽西北第一支革命武装。闽中工委游击队先后两次挑选精干队员,组织“南下挺进队”,与省委部队会合,并进行军事演习。抽调队员参加抗击日寇的战斗,其中,林志帽、林序中分别在莆田市南日岛、湄洲岛与日寇战斗中壮烈牺牲。
大田集美职校师生均加入大田“抗敌后援会”,并举行签名宣誓仪式。为适应战时需要,向政府当局借用枪支,配设军事教官,组织学生进行军训和实弹射击,随时准备奔赴抗日前线。集美学子常年参加军事训练,每周开设两节军训课,每天清晨坚持八公里的越野跑。学生们一手拿书,一手握枪,一边读书,一边军训,既学到了军事常识、又增强了身体素质。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的郑贞文在视察大田期间,观看了集美联校的军事演习,感慨地说:集美师生的战术动作规范、水平高,其军事素质胜过一般的部队,可以与正规军校媲美。
大田党组织发动学生和社会青年入伍抗日,苏炳荣、周赐通、周申步等农村青年,自动入伍参加抗日,省抗敌后援会颁发奖状褒扬其“忠勇热诚,自动入伍,矢志杀敌,为国争光”。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从军热潮中,大田集美职校学生响应校主陈嘉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踊跃弃笔从戎,仅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之间,集美商业、农林、水产航海三所职校就有17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中国远征军,走上抗日前线。

抗日义卖
大田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筹募支前工作,通过义卖活动筹集资金,将所得款项缴省转汇军政部,慰劳前线战士。武陵乡百束村林笏隆带头捐献巨款,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福建省政府授予“同心协力抗击日寇”的牌匾。其中,将被日寇杀害的爱国志士蔡公时居住大田县时所作的题壁诗进行印刷义卖,更是轰动一时。
林鸿图烈士遗物——“渴饮倭奴血”、“大田抗敌会义卖”茶杯。



《福建民报》先后发表了《大田各界热烈义卖》《义卖在大田》的文章,据当时报道:“义卖物品:书画、瓷器、刺绣、日用品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书法以蔡公时烈士遗墨为最珍贵,大中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临仿成之,列於义卖中”“妇女刺绣价金冠全场”“总计献金达七八百元,对于穷乡之大田有此良好之成绩诚是为范”。
《福建民报》报道《大田各界热烈义卖》《义卖在大田》的文章。



支援抗日
大田集美职校和大田中学等校师生联合行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自编自演抗战戏剧,如《雷雨》、《日出》、《抗日好汉》等,不仅在城区演出,师生们还背着道具,不辞劳苦到边远山乡演出,有的还步行到战时省城永安演出,一场演出需跋涉数百里、往返四五天。每天清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师生们高唱抗战歌曲;利用圩日上街宣传,下乡走村串户,宣讲抗日救亡的道理;组织精干的小分队出板报、写标语、画漫画,印发宣传抗战英烈的事迹;大田集美职校坚持“晨呼”活动,每天早操后,一身制式校服,戴军帽、扎腰带、打绑腿的师生们从学校操场出发,一边队列整齐晨跑锻炼,一边声音洪亮呼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日寇,光复中华”等口号,长年累月地进行抗战宣传,为动员民众投入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嘉庚先生视察大田集美职校后,学生们经讨论郑重地向校方要求:降低伙食标准,把节省出来的伙食费捐给政府买飞机打鬼子。校长叶维奏接到学生会的请求后,对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大加赞赏,但又以“同学们正在长身体,降低伙食标准会影响健康,校董会决不会同意”为由婉拒。学生爱国、老师爱生,经反复商讨,最终降低伙食标准。大田集美职校师生的爱国义举,影响了集美学校安溪校区。1943年4月,两地集美师生共同筹集的捐款,送往重庆,受到了当时国民政府最高当局的电谕嘉奖。国民政府用这笔义款购买了三架战机,命名为“集美号”。


陈嘉庚先生的大田之行,为集美学子、也为无数的大田青年拨亮了心中的明灯,为他们投身抗战、追求民主、向往光明指明了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