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百年嘉庚财经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 郑文发  黄阳平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应用经济学源于1920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已逾百年历史,培养了五万多名财经人才,被誉为“福建财经人才摇篮”。作为福建省高原学科,应用经济学融合专业优势与地方特色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优势,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建立了地方财政绩效研究中心、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金融资产配置与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并与地方和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近五年来从事专项规划、决策咨询等服务项目300多项,有40多项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

地方财政绩效研究中心是福建省首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中国财政绩效研究基地(中国财政学会)和福建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智库(福建省财政厅)。自201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地方财政绩效理论研究和协助省财政厅进行重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承担省社科基地重大课题17项和横向项目200多项,包括:全省9地市、78个县(市、区)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2016年),福建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研究(2019年),福建省促进航运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2013-2018年)、福建省省级港航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2015-2018年)等等。该研究中心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研究和分领域、分行业设计地方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计23项,得到财政厅(局)的肯定与采纳,为地方财政预算、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考评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改进政府管理效率提供了改进思路。

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持福建省“十三五”前期重大项目《“十三五”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研究》。该课题成果被福建省发改委采纳,用于编制福建省“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成果2016年获得厦门市第十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该研究中心主持编制福建省重点专项规划《福建省“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该专项规划于2016524日以闽政办[2016]82 号文正式发布实施。其中有关服务业的重点领域选择、主要任务和产业发展布局等观点和建议为发改委编制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所采纳。项目成果2019年获得厦门市第十一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该研究中心还先后主持编制了厦门、龙岩古田、福安、晋江等地市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开展对八闽大地现代服务业的调研,为地方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有关服务业战略规划已被地方政府采纳并正式发布。该研究中心20172月首次公开发布《福建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报告的2020年版已经完稿,在出版社进行三校,即将公开面世。

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还主动对接福建省老区山区,长期为当地扶贫脱贫方案展开合作调研并提供对策咨询。 2015 年自筹经费20万元,主动对接清流县政府合作共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为清流县完成《山区县推动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以清流县为例》等三项课题的研究。2016年三项课题的扶贫脱贫方案被清流县政府采纳实施。2016年开展连城县贫困问题专项调查。2017年《精准扶贫背景下革命老区贫困县脱贫工作调查思考》获第十三届“挑战杯”福建省赛区二等奖。2020年,受大田县政府委托,完成了《大田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等四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为大田县的脱贫攻坚提供智库保障。

金融资产配置与管理研究中心紧跟地方经济发展动向,认真总结闽西南地区金融业和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提炼地方特色,规划远景目标,推敲落地细节,积极发挥智库建言作用,创造性地提出“金融+服务”、“金融+科技”、“金融+产业”的发展特色。既有跨区域顶层规划,又体现各地优势;既盘活现有城市资源,又开拓城市外部资源;既提出市场制度设计要求,又明确机构量化考核指标。2019-2020年,先后受厦门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泉州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委托,研究闽西南协作区金融融合和泉州市金融业“十四五”规划;受晋江市政府委托,研究晋江市“十四五”城市经营运作问题。针对闽西南五地市金融业和晋江市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经过两年对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晋江等地的持续跟踪调查研究,提交了《闽西南协作区金融融合规划(2020-2035)》《泉州市金融业“十四五”规划(2020-2025)》《“十四五”时期晋江市城市经营运作的基本思路和创新举措研究》三份研究报告,得到委托方的肯定与采纳。

20204月,财经学院受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委托,对税收促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组建了由集美大学、三明市税务局、泉州市税务局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通过与相关部门(单位)多次召开视频会议交流沟通,到平潭综合实验区、龙岩地区充分调研、搜集材料,研究福建高质量发展中的现状,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视角分析税收的影响,为“十四五”期间福建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建言献策,为地方政府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制定提供了较好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

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灵魂和核心作用。长期的嘉庚精神熏陶和“诚毅”校训铸塑,形成了海内外广大集美校友的共同的精神基因;爱国奉献,服务社会,更成为广大财经校友的行为自觉。裴金佳(国台办副主任)、庄稼汉(福建省委统战部部长)、林志军(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林龙安(禹洲集团董事长)、温建怀(金牌厨柜董事长)等一批优秀校友,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成长为业界翘楚,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2020年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财经教育100周年大会上,广大财经校友竞相举牌,倾囊助学,数额超过1亿元,继承和再现了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的爱国精神风范,也激励着财经学子奋发图强,更好地回馈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