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我们共产党员革命意志不可丢

——记集美职校校友蒋光斗烈士

| 华满荣

蒋光斗烈士1917年出生于福建省大田县前坪村一个贫苦农家,10岁那年因家庭贫困被卖到本县的汤泉村给蒋绍栖为子,得以进入县城均溪小学和县立初中升学。19391月,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內迁大田县,蒋光斗随后也从县立初中转入集美职业学校农专深造。



19399月,大田中共地下党第一区委书记林志群从大田初中派进集美职校,以读书为掩护,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为学校组织的各路抗日救亡宣传队做先导。蒋光斗也在这个时期由林志群介绍,和职校的陈树霖、陈文生、陈悦周、郑斐然、陈开簇、蒋光玉、连冠才等一批进步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加入组织后,他们积极参加大田县的武陵、小湖、上京、桃源、汤泉等地开展的抗日宣传活动,组织演出《雷雨》《日出》《沉渊》等话剧。为了加强对抗日宣传工作的领导,同时还在集美职校建立了党总支,由林志群任党总支书记,下设集商、集农两个党支部。同年,日机轰炸大田县城,集美职校部分校舍、大田中学的教学楼多处被日机炸毁,中共地下党大田县委组织各校师生和民众举行游行示威,声讨日寇暴行,进一步激发民众抗日救亡热情。

蒋光斗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在校内积极从事党的活动和抗日宣传工作,回到家乡汤泉村也秘密开展党的活动,利用“中山室”搞文艺活动(内部称“三一读书会”)吸引知识青年聚集一起,从中宣传马列主义和抗日救亡的道理,还利用小学举办建成典礼之机排演《落花生》抗日戏剧,揭露日寇“三光政策”罪行,先后培养和发展了蒋平、蒋绍洪、蒋冠祥、蒋荣德、陈郁文、蒋凤祥等青年知识分子入党,建立了大田县委直属汤泉支部,由蒋光斗任书记。蒋光斗善于利用合法手段组织群众开展斗争,国民党抓丁派款,征粮征税,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但国共合作时期,我党不能公开抗丁、抗粮、抗税,蒋光斗依靠地下党员抓住粮官贪污公粮的事实,组织民众围攻粮站,把县里派去的财粮科长沈学列痛打一顿,赶回县里。汤泉村连占荣横行霸道,民愤极大,蒋光斗机智地抓住这个恶棍强占民女一事,发动民众把他拖到河边,推进河里。事后国民党县府派人到汤泉村惩处肇事者,蒋光斗早有预见,写好了状子,发动民众在控告状上联名签名,随后派人到路上拦截调查人员并送上控告状,陈述连占荣的罪恶事实,调查人看到有那么多人签名盖章上告,深感民情不可侮,便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19422月,中共大田县委改为闽中工委,蒋光斗任汤泉直属区委书记。在他的努力下,这个地下党组织的工作更加出色,党的统战工作十分成功,群众工作也深入细致,汤泉乡副大队长郑友三是汤泉乡有影响的头面人物,蒋光斗利用同乡关系与他交了朋友,从中潜移默化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讲明中国的前途,使他认清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本质,决心跟共产党走。他的家庭成了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经常接待到汤泉来的地下党员,一家人为地下革命斗争奔忙,缝补浆洗。蒋光斗还自筹资金买了八支枪交给组织。经过他的努力,汤泉地区成为闽中工委时期的重要根据地。“皖南事变”以后,大田形势日趋紧张,这里的党组织遵循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方针,工作更加隐蔽,但国民党顽固派对汤泉地区虎视眈眈,不时派探子出入根据地。蒋光斗已不能公开立足,根据工委指示,随即转入地下,跟随游击队统一行动。19445月闽中工委改为闽西北特委,根据省委指示,特委提出了巩固老区,开辟新区的任务。蒋光斗跋山涉水、昼伏夜行,致力于开辟闽赣边新区,打通交通线工作。这时,蒋光斗身患肝病,面黄肌瘦,腹部胀水,组织要他隐蔽养病,但他坚决要求坚持工作。他说:“生命属于我可能不会太长了,但活一天就要干一天,现在不是我休息的时候。”他坚持参加开辟永安洪田根据地和打通通往建宁、泰宁交通线等工作,为闽西北游击队挺进闽赣边做好准备。19462月,蒋光斗在明溪县境内执行任务中被捕,敌人凶神恶煞地对他百般折磨,蒋光斗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从容不迫,慷慨陈词,大声疾呼:“我们共产党人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丢!”随即一脚就把敌人的审问桌踢翻。蒋光斗浩气凛然,坚贞不屈,敌人黔驴技穷,在从明溪押往永安县途中把他杀害了。集美职校杰出校友、优秀共产党员蒋光斗为了党的解放事业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时年29岁。

(作者为大田县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