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集美工业学校北京(京津冀)校友会成立

717日,集美校友总会集美工业学校北京(京津冀)校友会(以下简称“北京校友会”)在北京成立。这是继5月份上海(长三角)成立校友会后,工业学校校友工作的又一大突破。工业学校校长陶顺生出席成立大会,为北京校友会授牌,并为当选的会长韩光辉,副会长张国强、刘宝清、赵志晖、张文杰、王景新,秘书长刘宝军,副秘书长冯新满、刘涛等颁发了聘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校友会85名初创会员中,原化校校友有51名,这是当年福建化工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向全国招生结下的“硕果”,因此原化校校友绝大部分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也成为北京校友会的鲜明特色。校长陶顺生说,京津冀校友不仅优秀出色,更胸怀全局,无愧“天子脚下,人杰地灵”的美誉,北京校友会堪称“两校校友融合的典范”。

北京校友会的筹备工作,在学校校友总联络人陈子荀老师的指导下,于5月下旬启动,528日即建立了在京津冀鲁辽地区工作、生活的原化校和原轻校校友微信群,将大部分校友纳入此群。66日筹备组成立,组长韩光辉,组员陈萍、刘宝军、冯新满、李春林、刘涛、游慧艳,立即马不停蹄地投入繁琐细致的筹备工作中。筹备组多名人员都有正式工作,只能牺牲休息时间,但大家没有怨言,按时按质完成了所有筹备工作,并印制了校友通讯录。为了开好校友会成立大会,76日至7日,韩光辉、游慧艳前往上海(长三角)校友会考察学习,受到了热情接待;上海(长三角)校友会秘书长方艺彬等人无私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你来自轻校,我来自化校,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我们的学校叫集美工业学校。‘工’是轻工的‘工’,也是化工的‘工’,‘业’是共图大业的‘业’!”当选会长、邢台三厦铸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光辉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学校合并发展及两校校友融合的美好祝愿。他说,会长不是一种荣誉更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份责任和义务!感谢母校搭建了校友之间交流信息、资源共享、联络感情的平台,感谢校友们对他的信任,他将努力当好牵头人,将校友会建设成为交流沟通、凝聚情感、团结互助、彼此成就的精神家园。

当天的成立大会不仅洋溢着深厚的同学情谊,也见证了温馨的师生情怀。原福建化工学校学生科长、85贸经班辅导员连世忠老师,已近八十高龄,仍特意从厦门赶到北京参加成立大会,他被昔日学生的热情紧紧环绕。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教授郑若娟曾在原福建化工学校工作过5年,担任几届贸经专业班的英语老师,之后三十多年一直和学生们保持频繁的交流和亲密的互动。受邀参加成立大会的她激动地说:“化校贸经专业是神奇而独特的存在,这个当年化工部新设的专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专佼佼者;而今天,你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你们重逢,再相遇、再青春,我很幸运依然有我。”

北京集美校友会、集美工业学校上海(长三角)校友会向北京校友会赠送了花篮;集美工业学校广东校友会、广西校友会、上海(长三角)校友会、福州校友会、厦门校友会、南平校友会、漳州校友会发来了贺信;厦门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钱郁红、曾祥福,上海(长三角)校友会副会长吴茜茜参加了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原定参加大会的福州校友会会长毛时敏,因临时有事未能成行,特意拍录视频表示祝贺;福州校友会秘书长何府星专门赋诗一首——《贺北京校友会成立》;来自深圳的校友温晓东,来自厦门的校友陈明宝、魏建辉参加了成立大会。大家共同表达了精诚合作的美好愿望。?

陶顺生校长感谢校友们在各行各业为母校增光添彩,感谢校友们心怀母校,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母校的发展,特别是对母校百年校庆给予了大力支持;他希望北京校友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大力加强校友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校友、服务母校”的功能,把校友会建设成为温馨的家园、幸福的港湾!

                                   (荷洁/文 王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