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赓续集美校友百年荣光
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大家上午好!
我代表集美校友总会第九届理事会,向大会作本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首先,让我们一起对五年间相继去世的本届荣誉会长蔡启瑞、张乾二校友,名誉会长王毅林校友表示深切的怀念!
本届理事会从2016年2月27日产生到今天,履职时间6年3个月。6年前就职典礼后,我们确定工作方针,即坚持大目标、大团结和大服务。大目标,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弘扬“嘉庚精神”,共筑中国梦;大团结,就是坚持“集美校友遍天下,嘉庚学子是一家”的理念,搞大团结;大服务,就是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做民间工作,为建设厦门中心城市服务,为港澳地区的稳定发展服务,为维护海峡两岸和平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陈呈会长作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一、用心用情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是对集美校友总会的了解和信任,也是对集美校友总会的鼓励和期待。“回信”是总会的镇会之宝。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总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摆在总会工作的首位,而且是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被编入《习近平论侨务》;2022年,又被编入《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
2016年,任镜波先生的短文,被编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我们收到了总书记回信”的专页。中央党校对任镜波先生的釆访录被编入《习近平在厦门》。
这几年,任镜波先生接受中央和省、市主要媒体专访达26次。在海内外参加各种学习“回信”精神的座谈会、报告会47次。
二、努力弘扬嘉庚文化
本届理事会任期内欣逢多个百年一遇的喜事、大事:2018年是陈嘉庚钦定“诚毅”校训100周年,是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建校100周年;2019年是陈嘉庚创办幼稚教育100周年;2020年是陈嘉庚创办集美校友会暨《集美校友》杂志100周年,是陈嘉庚创办职业教育100周年。我们抓住机遇,应时而动,顺时作为,精心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我们在总会会馆大堂的主墙镌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全文,时时提醒大家不忘初心,乐尽天职,努力把集美校友会馆办成“校友之家”,打造弘扬嘉庚精神的新名片。举办“诚毅百年 相约集美”大型联谊活动,与近1000位海内外校友共同回望百年、纪念校主、展望未来,祝福祖国;举办钢琴室内音乐会,以高雅艺术致敬嘉庚校主。支持集美幼儿园创办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支持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财经学院、轮机工程学院和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工业学校筹备、举办建校百年活动:向各校推荐各时期杰出校友,提供联络方式,促成建立联系;提供校史资料及相关照片等,协助各校编写校史;协助做好接待工作。举办《春风万里 桃李芬芳——集美校友总会百年展》,展示集美校友会不平凡的历程,讴歌在各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克服万难服务母校、贡献社会的校友群体,为总会新的百年献礼。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校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校友中、社会上以至海内外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和效益,得到广泛的好评。
陈呈会长在出席省人大、市政协会议时多次提案呼吁,推进厦门地铁1号线列车组命名为“嘉庚号”。2019年10月,“嘉庚号”正式命名,这是全国唯一以人名命名的地铁列车组。“嘉庚号”的命名,更唤起人们对嘉庚精神的重视和敬仰,促使更广大的人群进一步了解、学习嘉庚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会坚持把弘扬嘉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推动嘉庚精神的研究和传播。在金砖国家厦门会晤期间、在每年10月份厦门市委主办的嘉庚精神宣传月,我会都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开展工作。五年多来,任镜波、陈呈、翁新杰、叶美萍、汤忠民、宋立武、潘卫星、陈经华等校友,利用参加国内及境外各母校校友会的活动及出席与嘉庚精神相关的研讨会时做重点发言和报告的机会,通过对嘉庚精神、诚毅校训的理解和诠释,宣传嘉庚精神,讲好嘉庚故事。
总会热情帮助、大力支持大田“第二集美学村”,促其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协助其进一步提升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讲解队伍的宣讲水平,推动其构建师德基地。总会还与安溪县政府、集美学校委员会、安溪县集美校友会一道在安溪龙津公园和安溪华侨职校树立两尊陈嘉庚铜像,让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内迁安溪、坚持办学的诚毅精神在安溪发扬光大。
几年来总会相继出版书籍《嘉庚弟子》《校主·母校·校友》《勿忘集》等,通过展现高举嘉庚旗帜,致力推动社会进步事业的优秀集美校友的感人事迹和骄人风采,塑造了一组组嘉庚弟子的群像,厘清一些重要事件的脉络走向,让读者感悟嘉庚精神的伟大,了解集美学校的优良传统。这几部书,是集美学校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又是几代嘉庚弟子历史事迹的集成,是集美校友的光荣和骄傲,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三、成立兼合式党支部
遵照厦门市委组织部关于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要求,总会于2017年 7月3日成立集美校友总会、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兼合式”党支部,由颜学华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文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总会的回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学习强国系列;组织党员寻访陈嘉庚走过的许多侨乡,了解、学习闽南华侨爱国爱乡,支援祖国经济文化建设的事迹;组织党员及总会工作人员参观闽中、闽北革命遗址,参观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等等,从先辈的无数英雄壮举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
2020年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危及全国,总会通过多种方式,向海内外校友积极宣传祖国抗疫精神,海内外校友捐款捐物超1200万元。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支部多数党员勇于担当,成为抗疫志愿者,在街头、路口、菜市场,为市民测量体温,帮助年迈校友购买生活用品等,为特殊时期厦门局势的稳定和市民生活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坚持集资助学
从2003年起,总会开展了集助学的活动。近6年,在总会设立的有陈村牧助学金、嘉泽助学金、杜成国助学金、陈英如助学金、林佳育助学金、翁新杰助学金、张毓英助学金、吴炳煌刘翠琴助学金、林茂苍助学金、官宏光孙竟男助学金、陈泰灿助学金、随华助学金、于本龙助学金、义工助学金,计发助学金244.3万元,资助学生906人次。在总会服务的许多校友都踊跃参加集资助学活动,监事长翁新杰捐资20万元设立“翁新杰助学金”、顾问陈泰灿捐资6万元设立“陈泰灿助学金”、名誉会长任镜波为“嘉泽助学金”“义工助学金”捐资5万4千元、总会党支部书记颜学华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于本龙捐资4万元设立“于本龙助学金”。
此外,总会还对各校参加全国赛事获得第一名的给予奖励,这笔奖励款共开支34.65万元。

(厦门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厦门市侨办主任何秀珍为离任会长陈呈颁发感谢牌)
五、写好联络校友的集体家书
《集美校友》杂志,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坚守办刊的准则,努力提高办刊质量,认真写好联络校友的集体家书。通过这份集体家书,广泛联络海内外集美校友和集美乡亲,宣传厦门和集美的发展、变化及新气象,为广大校友服务,为集美各校服务,为集美乃至厦门的发展服务。《集美校友》广泛分发至世界各地,成为沟通海内外集美校友与母校关系的桥梁和联络海内外集美校友、集美乡亲的纽带,吸引世界各地嘉庚学子的关注,备受广大集美校友的欢迎。
《集美校友》主动为市、区的重大任务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配合金砖国家会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纪念陈嘉庚先生回国参政70周年等重要活动,集中发表相关文章,设立“赤子追梦”“嘉庚风”“嘉庚学子”等专栏,突出宣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主题;组织知名人士撰写专稿,展现海内外集美侨亲、集美校友奋斗、追梦的历程,颂扬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在栏目中发表纪念陈嘉庚回国参政的系列文章,宣传嘉庚精神,讲好嘉庚故事。2020年我们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同时期海内外校友抗疫防疫工作的突出表现进行追踪报道,宣传此间抗疫防疫的感人事迹,宣传主旋律,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继续宣传厦门市为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特设的陈嘉庚奖学金活动,约请各校领导撰写相关文章,关注陈嘉庚奖学金资助的海丝沿线国家华人华侨子弟及港澳地区集美校友后裔在厦门就读的学生,继续为每位学生免费赠送《集美校友》。在栏目中,刊登享受奖学金的学生的文章和有关方面的工作报道文章,让读者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020年9月,《集美校友》编辑部完成新老交接工作,老主编陈经华教授因为年龄原因辞去担任多年的主编工作,把这份既光荣又沉甸甸的重任传交给新组成的《集美校友》编辑部。集美大学工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华晓春接任主编工作。由于疫情的影响,集美校友总会和《集美校友》100周年庆典难以举行,《集美校友》第5期以相当部分的篇幅,图文并茂集中介绍集美校友总会100年和集美职业教育100年的光辉历程,这是新编辑部的第一期,几乎实现无缝对接,校友普遍反映很好。本届理事会任职期间共出版《集美校友》 37 期,发行量达314,500册。
六、涵养海内外校友资源
我们坚持“集美校友遍天下,嘉庚学子是一家”的理念。陈呈会长和任镜波永远名誉会长齐心合力,用心联络分布各地的各校校友,建立广泛且亲密的联系网络。一年来,我们在学习、宣讲嘉庚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们利用前往香港、澳门、广州、珠海、番禺、汕头、大连、上海、南通、福州、南靖、泉州、漳州、安溪、永春等地参加各校校友会活动以及探望校友的机会,与校友们共同学习、互相交流,让嘉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入校友的心中。我们注重“嘉庚学子是一家”的口号,号召广大校友团结在嘉庚旗帜下,携手并肩,共圆中国梦。
2017年7月和10月,我们协助集美区侨联和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举办香港集美校友会校友后裔夏令营和“嘉庚风 中华情”华裔学生看集美活动。不论是香港集美校友后裔还是“海丝国家”高端人才培训班的学员都被集美秀丽的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气息深深吸引,都为陈嘉庚先生创下的丰功伟业深深折服,纷纷由衷表示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能近距离认识集美,认识祖国,感受祖国;认识集美,认识中国,感受中国。我们协助集美区海外联谊会和集美区侨联,举办香港集美校友会校友后裔夏令营。香港集美校友会李凤翔会长、王钦贤监事长亲自带领28名营员来到集美。夏令营开营式在集美嘉庚公园举行,此次活动的核心是爱国爱港爱乡。营员们穿着集美校友总会赠送的印有“诚毅”二字的浅蓝色T恤,入住华文学院,在他们爷爷奶奶学习生活过的地方真切地感受先辈当年的求学生活。“太不可思议了!安排参观的时间太短了。”这是营员们和随行的爷爷奶奶们在集美新城参观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旅港集美校友对集美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希望他们的后裔青少年子弟更多地了解祖国历史文化,认同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真正成为“一国两制”下的合格公民,为维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尽一份力;希望他们学习“嘉庚精神”,爱国爱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觉得举办这样的夏令营对孩子们很具吸引力,希望我们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集美校友总会联络的校友涵盖集美学村以及学村外所有陈嘉庚创办的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各职业学校乃至集美大学,迎来送往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始终坚持,集美校友遍天下,嘉庚学子是一家。过去的一年,我们一如既往倾注真情努力做好接待和出访工作,组团参加国内多个校友会活动;参加香港集美中学校友会换届典礼;声援香港集美校友参加止暴制乱活动;参加集美中学学生成年礼仪式,见证青年学子生命的重要时刻;支持集美幼儿园创办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支持安溪、大田的集美学校内迁遗址的保护工作;在安溪竖立陈嘉庚铜像;配合陈嘉庚纪念馆征集海外资料及进行口述历史采访等,并在这过程中,宣传母校、宣传厦门的进步、宣传嘉庚精神;与各地校友会及校友互通信息,共同进步。
近几年泰国华人子弟来厦门、集美就学的学生人数快速增加,为了帮助泰国校友会对这些学生的关怀和照应等,总会将会馆二楼一单间借其设立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厦门联络处,并于2019年9月9日挂牌。当晚,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泰国嘉庚学子联谊会、诚毅学院(曼谷)校友会,受获得2019年度陈嘉庚奖学金的新生及家长的委托,于集美美岁味友餐厅举行“2019年泰国嘉庚学子感恩会”,以答谢厦门市委、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厦门集美各大专院校和集美校友总会对泰国华侨华人学子的关心与支持。泰国学子行泰国拜师礼,表演泰式舞蹈、泰拳舞,弹唱泰文歌等,以此缅怀陈嘉庚先生,表达内心的感恩和感动。在与这些青年校友的相处和互动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校主陈嘉庚的由衷崇敬、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厦门、集美校园生活的真心喜爱。从我们的角度,如何协助做好这些来自异国的新生代校友的工作,涵养这份有生资源,这或是值得摸索和思考的课题。
本届理事会所做的一切工作,端赖厦门市委统战部和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总会的重视和呵护,端赖集美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扶持,端赖集美校委会和各母校的关爱和帮助,端赖各地集美校友会和海内外校友的推动和鼓励。我们的工作能取得一些成绩,还端赖全体理事和顾问的理解和支持,端赖在总会一起承担日常工作和编辑出版刊物的兄弟姐妹们的合作和宽容。我代表第九届理事会并以个人的名义,谨向以上各级领导、各方朋友、全体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校友,集美校友总会是陈嘉庚先生亲自创办的校友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关爱、信任的校友会,是省、市先进的社会组织,是市委统战部主管的一个社会组织。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勤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我们深信新一届理事会一定会更好地弘扬嘉庚精神,联络海内外校友,为校友服务,为母校服务,为社会服务。深信新一届理事会一定会更好地坚持“集美校友遍天下,嘉庚弟子是一家”的理念,促进集美校友大团结,更广泛地同海内外嘉庚弟子携起手来,弘扬嘉庚精神,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陈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