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这件事,嘉庚学子责无旁贷

文 | 洪奕桢


嘉庚精神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为嘉庚学子,传承践行嘉庚精神,是一辈子的责任和义务。暑假的支教活动,让我感触深刻。                                                            ——题记

大一暑假,我报名参加厦门大学志愿者实践活动,我和几名同学前往翔安区新圩学校支教,教授小学英语。学校四面都是重叠的群山,风光优美,但经济落后,甚至连洗澡都成问题。

第一次走进教室,我们印象深刻:教室闹哄哄的,有聊天讲话的,有随意走动的,还有吃东西的……全班40人,但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只有不到10人。身为“新手老师”,只能硬着头皮开讲。

我们相互鼓励,作为一名嘉庚学子,“办法总比困难多”,认准了就要拼尽全力。嘉庚先生在白手起家时,就是靠坚强的精神,最终成为了橡胶大王。“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当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厌心,安能成事哉?!”凭借着这样一股信念,生活中的困难成了心性的磨炼,我在适应克服中,逐渐融入这块热土;孩子们对英语课认知度不够高,我向优秀的老师请教,不断改进教学,采取组间竞赛,开展字母游戏,用他们更喜欢的方式,传授知识;课业基础各不相同,需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分组教学计划,从基础的字母和单词教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日益浓厚了,每天的日升日落,和着绿水青山,也成了我朋友圈最美的时光。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嘉庚先生曾对学生们说:“不但希望你们读书识字而已,特别注重的,是要培养良好品格,将来得以安居乐业,成为国家善良的人民。”

怎样让德育在课堂中丰富多彩?我在教授课本知识外,成为孩子们生活上的“引路人”。在课堂上,每次“5分钟时事”,逐渐成为孩子们最爱参与的环节。

怎样把嘉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我引入嘉庚精神系列动漫,把较为简单的英语单词与嘉庚先生的故事结合,一起分享“嘉庚号”列车,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村的由来与发展。将“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精神播撒在孩子们心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一天,听完嘉庚故事的分享,孩子们说:“没想到嘉庚爷爷那么厉害,我们太佩服他了!”

那时,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辉。我望着新修建的教学楼,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时空交错,一百年前,嘉庚先生也是在一个偏僻的小渔村,为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们建立起一座座希望的学堂;而今,作为嘉庚学子的我进山支教,与孩子们分享嘉庚精神、分享美好世界。我和孩子们,都努力蝶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山里的风轻抚着我们。嘉庚精神是爱国爱乡的精神纽带,数十年来,无数嘉庚学子将“小我”融入“大我”,爱国爱乡,让点点微光汇聚成炬火,让块块石头汇聚成长城,一起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流水潺潺,奔流向海。我想,我就是一滴水珠,透着晶莹的光,镌刻这嘉庚精神的烙印,浸润孩子们的内心。

(作者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