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中国画《集美解放》

文 | 陈言


近日,由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葆冬创作的巨幅中国画《集美解放》,历时半年多创作完成。

张葆冬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自1982年起从事高校美术教学与创作研究。他来集美工作生活20多年,深受嘉庚精神感召,深爱集美这片有着浓郁的闽南文化和人文气息的热土,曾创作过大量陈嘉庚先生和闽南题材相关的国画作品。

近年,随着他对集美人文历史的深入了解,发现作为“解放集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嘉庚公园,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在兑山革命烈士陵园,专门修建有为解放集美而牺牲烈士的烈士陵园;但两处地方均没有相关的图片资料,由此,他萌生了创作以“解放集美”为主题的国画作品的想法。据史料记载:1949年9月21日起,集美解放战役经过3天2夜的激战,参战部队指战员伤亡两百多人,81人壮烈牺牲。以美术作品的形式反映当年解放军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战争场景,填补了解放集美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缺失相关图片资料的遗憾。



据张葆冬介绍,画面中“有冲锋陷阵、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等战斗场景,但从整体创作意图上,更想突出展现解放军指战员势如破竹、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近景,敌军狼狈溃逃时遗弃的枪械头盔等物品散落一地;中景,由动感强烈、形态各异的人物组合群体构成画面主题主体;远景,富有特色的学村建筑与虚实相间的硝烟战火相互交织。”他对作品背景建筑--诚毅碑、延平楼、科学馆等现在依存的嘉庚风格历史建筑作了详细的考证,力求还原当年的风貌。

集美学村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的故乡,是著名台商投资区、侨乡和风景旅游区,具有 “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的特色人文发展优势。通过《集美解放》画作对历史事件的演绎,让观画者更直观地了解在新中国建立前夜、那场解放集美战役中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弘扬嘉庚精神,传承红色记忆。

中国画《集美解放》画作长650cm,宽250cm,是一幅不折不扣的鸿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