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后人类学术新平台 推进数字人文理论创新
——国内首家后人类文化研究院落户集美大学首部《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报告》发布

2022年10月28日至30日,后人类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后人类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会在集美大学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集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研究中心、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主办,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有四十余位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参会指导。
后人类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成立大会上,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教授和后人类文化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教授分别致辞。
王峰教授是中国后人类文化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向来宾介绍了成立研究院的契机、基本构想、宗旨和目标,研究院的基本架构和工作规划,分享了国际国内后人类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基本动态,对后人类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基本路径做出了高屋建瓴的阐发。
后人类(posthuman)一词,是指近年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结构性变革,传统意义上人类的生命形式和社会本质越来越经由数字化、机器化、智能化的方式被修正和重塑,因而出现了具有类人智能的机器人,克隆人、赛博格(Cyborg)、仿生人等——人类由此进入了一个“后人类”的新纪元、新时代。
研究院成立当日,还举行了《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报告》发布会和“后人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报告》作为国内首部以词条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后人类文化状况的皮书性著作,得到《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理论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探索与争鸣》《福建论坛》等刊物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余晖诸多专家的积极肯定。
本次会议还得到了澎湃新闻、新浪网、海西晨报、学习强国、新福建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谢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