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刈香巡游:集美社800年民俗闹元宵

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听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陈嘉庚先生出生地集美大社进行的刈香巡游活动很是热闹,就是没有一睹盛况。前两年,因疫情原因,元宵节刈香巡游活动没有举办,今年得以恢复进行,当然要看看,也是入乡随俗。



巡游活动一早从集美社大祠堂边的戏台开始,持续一整天。“护国尊王”王审知、“进士祖”陈文瑞以及王审知夫人、王审知妹妹、黑面祖师等神像被大轿抬着,到集美社陈氏祖祠和各个角落巡游,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越来越好。

我是中午1:40到鳌园恭候巡游队伍的,虽然下着小雨,巡游队伍也持续了一个上午,但还是感受到大家精气神很足,在锣鼓声中,彩龙、电音三太子、官将首、彩旗、神像及信众、观众组成的巡游队伍浩浩荡荡,香火相伴,很是壮观,热闹非凡。在与大社舞龙队队长聊天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生、清华大学博士后两位高知女生也在了解相关情况,大家相谈甚欢,都觉得刈香巡游敬祖是集美社的民俗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规范传承很有意义。在进一步了解到集美大社刈香巡游民俗的传统中,还了解到在1913年,陈嘉庚回乡创办集美小学的当年,为了纪念“开闽王”王审知,专门兴土木扩建陈氏祖祠供奉“开闽王”。而陈文瑞是集美大社二房角人,明朝天启乙丑科(公元1625)进士及第,成为集美大社高中进士第一人,曾任苏州吴县县令,被尊称为进士祖

在厦门过年,只有今天参与刈香巡游,才感觉到传统的年味,虽然禁放鞭炮有点小遗憾,从淅淅沥沥的春雨也没能挡住参与者的热情,可以看出民俗活动对大家的吸引力和传统文化的凝聚力。

注:刈原音为(yi)在闽南话里是割的意思,音,刈香便是去祖庙分香火回到社里。


(一介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