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田第二集美学村
文 | 翁南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不能忘记!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洗剂。
众所周知,在厦门市集美区有一处令人神往的集美学村,却很多人不知道在三明市大田县这样一个小县城,竟也存在着与集美学校命运相连的、同样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之处——第二集美学村。同学们虽在集美工作生活几十年,对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却知之甚少,大家一合计,决定慕名前往大田,探寻大田第二集美学村。
为何在大田会有“第二集美学村”呢?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所职校内迁又为什么会选址于大田?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据介绍,大田地处闽中腹地,山高林密,有利于避开战火侵扰;与闽南地缘相连,语言相通,人脉相通;大田民风淳朴,民众尊师重教,还有大田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非常有利于办学。自此,大田人民便同集美师生结下了历史上的不解情缘。

当我们走进学村旧址,映入眼帘的便是城墙上的抗日标语“守土抗战,全民有责”,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和抗争史!那一栋栋老房子,一件件老物件,都在诉说当年的故事,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折射着陈嘉庚先生在抗战时期坚持办学的高瞻远瞩和伟大爱国精神!校部前操场上立着一尊陈嘉庚铜像。1940年11月14日,陈嘉庚先生视察集美职校时,在操场上对师生发表了《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著名抗日演讲。在“培育专才,力挽海权”的集美水产航海展馆前,我们听取了“陈维风老师千里走单骑”“俞文农船长舍弃高薪回国效力”等一个个传诵至今的感人事迹,看到了大田中央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一幅幅历史资料,聆听了红军井饮水思源的故事,深刻认识到当年学村坚守所经历的磨难和考验,感受到抗战的艰辛和伟大。创造了“深山办航海教育”的奇迹
总而言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写就了不朽的嘉庚文化、抗战文化、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及其珍贵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是大田城里一块大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