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集美区侨联荣获全国“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
文 | 王昌泽
按语:日前,中国侨联印发《关于确定2021—2022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的决定》(中侨发〔2023〕3号),集美区侨联从全国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
“侨胞之家”是基层侨联联系和服务广大侨界群众、推动侨联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集美区侨联在区委领导和上级侨联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和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和侨界群众实际履行职能,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扎实开展阵地建设,“侨胞之家”建设富有成效,成为侨界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受到海内外侨胞的普遍信任和广泛好评。
精“搭台”
注重搭好侨联活动平台,认真学习贯彻福建省侨联《关于开展“侨胞之家建设年”活动的通知》,围绕“五有”“五好”目标,着力抓好区、镇街两级侨胞之家建设。在集美区委区政府和镇街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对7个侨胞之家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提升,使之硬件具备、软件配套、功能齐全。运用“互联网+”建立健全侨情档案,完善了侨胞、侨资、侨企资料,实现侨情“一本清”。组建成立了7支共200余人的“联心侨”侨界志愿者队伍。利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传媒,创新疫情常态化下的海外联谊联络,通过微信公众号、分享推送、视频通话等方式,与海外侨胞常年保持不间断的联络,与海外校友会、宗亲会、理事会、联谊会等社团保持经常性的交流、互动、联谊。坚持以侨联侨、以侨联台,不断增进同海外侨胞、同胞的感情。近五年,接待来自20多个国家(地区)的侨团、侨领及乡亲、校友715人次。通过建台搭桥,使广大侨胞聚会有场所、活动有“阵地”、返乡有“娘家”,切身感受“家”的温暖。截止目前,集美区侨联先后荣获全国“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省级“五好侨胞之家”等,灌口镇、集美街道侨联被命名为省级“五好侨胞之家”,杏滨、杏林、侨英街道侨联被命名为省级“侨胞之家”,后溪镇“侨胞之家”拟通过验收参评省级“侨胞之家”。

(陈立人先生在集美诚毅国际中心为集美海外华裔子女冬令营成员简介)
勤“登台”
集美区侨联不仅注重“搭台”,更注重“登台”,把“戏”唱好,把各级“侨胞之家”作用发挥好。助力招商引资,先后举办“集美区海外乡亲回国投资置业政策咨询会”“集美区侨企侨商政策宣讲咨询会”“侨青台青创新创业分享会”“厦门市侨领侨商走进青年友好城区集美”及与多所高校联合举办“走进青年友好城区集美”参访活动,举办“赓续嘉庚精神,服务侨商发展”主题服务周等。集美区和镇街每年都利用侨胞返乡省亲、谒祖、考察、访友的时机,组织参观考察杏林湾、集美新城、软件园三期等,不失时机地宣传集美、推介集美、聚智集美,提高集美区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五年,累计组织海外侨团侨领商务调研21批次1020人次。大力传播嘉庚精神,举办以“嘉庚风·中华情”为主题的集美海外华裔子女冬夏令营、香港集美校友后裔夏令营、华裔学生看集美及集美区海外侨亲侨属中文学习项目8期773人次参加;举办“文以载道,协和万邦——以侨为桥传播好中华优秀文化”论坛,吸引了1万多人次海内外观众在线上互动交流;举办“欢庆党的二十大‘我的集美情’主题征文”活动,在海内外得到积极响应,被《八闽侨声》《福建侨报》《鹭风报》《集美报》等媒体选登。发动和组织侨界人士参政议政,深入镇街、村居归侨侨眷听取意见建议,走访调研侨企、侨商132家(次),撰写调研报告15篇、提案议案85件,及时准确向中国侨联、省、市侨联和区委、区委统战部等报送侨讯信息,在《中国侨网》发表新闻70余篇,被中央、省、市媒体采用200余条。

(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率团前来集美区侨联调研指导)
多“补台”
集美区侨联坚持把助侨、扶侨、护侨作为工作重点,注重“雪中送炭”、精准帮扶,广大侨胞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深入开展“温暖送百家,真情暖侨心”活动。区财政每年拨款25万元经费用于帮扶贫困归侨和失依儿童,列入财政预算统筹,使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近五年,集美区侨联组织走访归侨侨眷1504人次,发放慰问、救济经费114万元。组织20名侨胞侨商捐款18万元援建三明清流县林畲镇岭官侨梓振兴园乡村振兴项目,接受侨界捐赠奖学、助教、济困资金51万元。联系南顺投资专项捐赠253件鳄鱼标本价值1000余万元。携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统战联合党支部等单位,举办“走近集美侨乡巡回义诊”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共30场,吸引了近1500名归侨侨眷和社区居民参加,让侨界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名医的免费问诊和医疗服务。集美区侨联组织坚持把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正当权益作为着力点,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倾心维护侨益,促进了侨界的和谐稳定。与集美区法院联手成立“侨音法驿”及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在线调解室,先后妥善处理涉及14个国家(地区)的53件来信来访,都按照侨务方针政策和涉侨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对个别时间久远、争议较大、矛盾比较突出的纠纷,指派专人全程跟进。疫情发生以来集美区侨联凝聚侨界力量服务抗疫大局,接受海内外侨界捐赠抗击疫情资金及物资折合约400余万元,1人被表彰为全国侨联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福建省侨联主席陈式海、厦门市侨联主席陈俊泳率团到集美侨联调研指导侨胞之家建设)
重“固台”
集美区侨联始终按《侨联章程》规定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开展侨联工作。注重强基固本,抓好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稳定充实侨界骨干队伍,积极弘扬先进、宣扬典型,最大限度地把为侨服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及时健全队伍,做好本级并指导6个镇(街道)侨联及侨青会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新成立基层侨联组织4个,确保基层侨联组织全覆盖。积极挖掘新侨人才,纳入侨联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让新侨更近距离地走进集美、融入集美,推进集美区新侨工作的拓展延伸。注重提高侨联队伍素质,通过侨联全委会、常委会、座谈会及其他活动形式,组织委员、侨联工作者学习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及上级侨联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贯彻措施。经常组织学习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和涉侨法律法规,使大家知法用法,并向归侨侨眷宣传,学会运用政策、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举办“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会议”及“人文集美、魅力新城”主题学习实践活动6场,完成“为侨办实事解难题”实践活动项目7项。连年组织归侨侨眷、留学生代表参加厦门市侨界健步行、厦门市侨界联欢节和厦门市侨联“国鼎杯”乒乓球赛、业余羽毛球友谊赛等均获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