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微光闪耀 淬火前行

——致敬在一线用凡身肉躯守护生命的护理同胞

三年前,他们逆行出征,迎战新冠;三年后,他们直面病毒,向“阳”而行。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医务人员们火速响应,他们昼夜奋战,克服身体不适、人手紧张,全力守住健康防线。他们的身影,忙碌在发热门诊、驻守在健康岗亭、疾行在科室病房……

终究,是他们扛下了所有!

没有璀璨焰火的加持,新年的钟声显得格外寂寥,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夜的黑被星火划亮,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产房里,张秋月护士露出了疲惫的笑容,临盆前还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的她,这一刻喜诞二宝。产房的同事都为她欢呼,虽然又少了一名工作伙伴,但新生总是令人欣喜。这位孕妈妈在科室减员严重,人力捉襟见肘时,冒着感染的风险,为宝妈们保驾护航,坚持在工作岗位直到最后一刻。

胸部肿瘤一病区护士黄巧燕感染了新冠发高烧,孕不到两周的她仅休息了两天,症状缓解后便主动要求上班,她说其他阳了的护士都没有休息,她也无法安心在家修养。因为孕吐严重加上各种不适,她选择一边吸氧一边做医嘱。

护士长见此情景,不禁泪目,不愿回去休息的巧燕让她很担心。“科里的护士都感染了,但除了正在高烧的,没有人休息。”她哽咽着:早上体温不高自感状态可以的庄温温护士,在临近下班时精神不佳,额头发烫,她头靠在我的肩膀上,随后缓缓下滑。庄温温被推进了抢救室,40℃的体温加上高负荷的工作让这个坚强的女汉子倒下了,所幸并无大碍,但虚弱的她需要一段时间的静养。

因为病人增多,各科减员严重,为了更加合理地规划现有人力,多科实现了合并。全科医学科护士长吴清秀作为被合并的科室的护士长之一,调入内分泌科补充护理人力。吴清秀和丈夫王友祥同为医院的职工,育有一双儿女。被感染了的王友祥医生怕回家感染孩子,和很多同事一样选择驻守医院。12岁的姐姐承担起了照顾5岁弟弟的责任。

一天晚饭时间清秀给两位孩子点了外卖,但姐姐的电话一直打不通,都在夜班的夫妻俩心急如焚,拨通了邻居的电话去敲门,一直是无人应答的状态,一直到快十点,清秀找到接班的护士,慌乱的她在打开家门,看着躺在沙发上睡得香甜的两个孩子,那一刻眼泪喷涌而出,清秀哭得稀里哗啦,她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病人,守护着科室,守护着这个小家,怕出一点意外,再坚强的她也有破防的时候,但擦干眼泪,她是妈妈,她是阿长,她是一名护士。

疫情就是声声号角,所有的医务人员一起奋力奔跑,谱写了篇篇动人旋律。作为医院最后一道防线的重症监护室用集体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在病人满床甚至加床的情况下,仍抽调人员支持亚重症病房。

感染发烧仍坚守一线李阿美护士长回到小区时月已当空,但前脚未进家门,又接到科室有年轻患者要上ECMO的抢救电话,放心不下的她,转身又扎入夜色中,沉重的脚步背负着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不能倒,不能倒!李阿美护士长心里对自己默念着。

同在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李永增,在援鄂时只是一名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男护,三年抗疫,他快速成长,不仅凭借援鄂的丰富经验在援沪中发挥着冲锋陷阵的作用,在三年的时间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如今的他已是一名孩子的父亲,他主动利用夜休时间去科室上班,减轻其他带病上岗护士的压力。

阿美护士长说:“全科都感染了,但没有人退缩,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感谢科室的每个战友,相互扶持,我们才能一直坚持着”!

战友情,同事情,医患情……情深意切,感人肺腑。

妇二科的护士长陈阿真顾不上家中生病的孩子,火线加入到亚重症病房,作为一名普通护士和同事并肩作战。

坚守在呼吸特需病房的护士长黄艺婷顾不得家中感染的两个小宝,坚持在一线做医嘱、顶责班,直至气喘到无法顶岗,查出肺炎、心包积液躺在病床上,仍放心不下科里。

神经内科的黄艳芬护士上完大夜班得知同事突发高烧,主动提出帮忙顶班;苏碧芬护士看着倒下的同事,站出来表示可以白班助夜一起上。

重症医学科的苏美珠护士感染了,没有请过一天假,替换病情严重的同事上班。

重症监护室的门口送来了4箱未署名的家属送来的牛奶……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关键时期见真情,危难时刻显担当。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全体医护同胞用凡身肉躯筑牢生命防线。

这只是医院的一角,还有许许多多的二院人,他们步履不停,向“阳”而行。大家团结一致,克服万难,怀揣诚毅之志,赓续嘉庚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是这个寒冷凛冬的温暖守护者,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有这样的同事兼战友,相信冬已深,春不远……

(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