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同安
文 | 马哥波罗
雨水,是农耕中国古老一个重要的节气。常年的这一天,农民盼天下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年的这一天,同安城外北山下,惠风和畅,吹面不寒杨柳风,正映此景。
应友人之邀,进其公司,大排桌上,似水果蔬菜模型五彩斑斓,然非也,却是农场生产之实物,望其酱汁欲暴的番茄PLUS品种,老波罗眼花缭乱!这与古同安相去甚远。

同安城,又名铜鱼城别称“银城”,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不久废。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属泉州府。辖域包括金门县、思明全境及龙海东北部。有许多名人祖籍为同安县,如郑成功参军陈永华、江南提督陈化成、知名华侨企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如夫人陈粹芬等。由于宋代朱熹过化,文人辈出,海宾邹鲁名声远扬。太傅祠就坐落在古城里,唐代陈氏之脉源远流长,号称科举第一村的田洋村,以陈姓为主,老波罗进村环顾,当地陈氏后裔不在乎把家庙交给村民社会共享,邻里和睦,况农产以甘庶遐迩闻名,丰衣足食,名声传遍闽台,更有家家桌上的封肉让老波罗馋涎欲滴,四溢的香气几乎让老波罗找不到北了!有道是,春容现,灵气满山川。老波罗不得不常停下定神,北越一溪,地名竹坝,传有咖啡飘香,原来有南域澳洲达人带来制豆技巧,在古居内日夜研磨而成,更奇左右有神兽,灵性了得,目光炯炯,更只以西语对答。老波罗不禁感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银都!

老波罗再进同安,见古见今,见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奋之余把古城同安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景色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