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春天
文 | 费南茜
集美学村的春天,是平行的。
开花与落叶是平行的。
暖意渐渐蔓延,三角梅开得正艳,走在任何一条小路上抬眼便能望见;黄花风铃木点缀着嘉庚建筑的白石红砖琉璃瓦,匆匆走在上学路上的同学们也忍不住多看几眼;信毅路新栽的花儿开得轻盈,像是染了霞光的云彩铺满了整条道路,映着前来欣赏、记录的同学们那红扑扑的脸颊。鳌园的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朵也在盛放,海风萧萧,细雨几点,花瓣上就沾了晶莹剔透的水滴,像是还未拭去的泪水。

至于叶子,会在起风的时候簌簌落下,像一场纷纷扬扬的雪,铺在道路上,渗进土壤里。在一个烟雾朦胧的阴天,漫步在集美学村的小径,与满地的落叶不期而遇,感慨“昨夜雨疏风骤”,也感慨着时节的更替:叶子落下,将一个萧条的时节带走,将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迎来。它会化作春泥,把繁荣的畅想带到下一个春天。也会记住学村的日日夜夜,记住老师的辛勤教诲,记住学生的勇往直前。
怀念与希望是平行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哀思遥寄远行人。白色的蝴蝶飞过寄托怀念的花朵,集美学村的师生们、居民们,走到兑山烈士陵园前,走到鳌园里,走到敬贤公园的塔边,走到陈嘉庚先生的雕像旁,鞠躬,致意。属于他们的春天过去了,但他们的故事会在每一个春天被提起,在每一个瞬间被铭记。人们记得,没有以他们为代表的先辈,就没有如今学村的美丽,就没有当下的大好春光;人们怀念,怀念他们的大爱与奉献,怀念他们的风骨和气节。
有了怀念与哀思,便有了前行的动力,便有了无尽的希望。学子从集美学村走向祖国各地,走向世界各地,把这份怀念转化成“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动力,把这份精神持续不断地传承下去,成为祖国与人民的希望。
在集美学村求学的日子里,我时常会去陈嘉庚纪念馆,为五湖四海的游客讲解嘉庚先生的故事。有时候我望着嘉庚先生刚踏上新加坡码头的那副油画,也会陷入沉思:陈嘉庚先生离开故土,远渡南洋,是在什么季节呢。我想,大抵也是一个春天,在花开与落叶平行的光景里,在怀念与希望并进的日子里,他怀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家乡的希望,对祖国的抱负,就这样出发了,去到了四季皆夏的南洋。数年之后,他带回了民族的春天。
又到了春天到来的时节,又会有无数的学子赏着花开,踏着落叶,把希望与怀念,传递到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