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海堤小品

| 吴笑淼

不知不觉,西伯利亚的寒风吹到了三月。北京的风仍然是不留情面的让人瑟瑟发抖的冷。我想念厦门的风,想念在集美学村的每一个有风吹过的凉爽的夜。

集美水上运动中心旁边有一条横亘于近岸海面上的健康步道,我至今也不知这条塑胶跑道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但我能准确的描述出它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能看到的风景。那条海堤步道是我在集美学村最为留恋的、藏在我内心隐秘角落的地方。几次做梦,我总是回到那个地方。

那个时候我总是一个人从集大南门出来,散步走到那里。那里好像是专属于我的秘密基地,虽然步道上人来人往,可是没有人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任何人。于是自然而然,世界就只剩我一个人。我喜欢在日落降落前,坐在码头的阶梯上。但其实,这条长堤却不是个看日落的好地方。太阳消失在隔岸的鳞次栉比之中,看不到地平线吞下它的那一瞬间。我曾经努力骑着单车,想在一个个空隙之中追上日头落下的身影,可那只是徒劳。

天还泛着亮,白鹭双飞,海面微醺。天空中晚霞最后一抹光,是太阳割开地球心脏溅出的一抹血。最后的日头红得好像天空最后吐出的一口血,又是那么圆,圆得好像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上。

夜晚如约而至。海面一圈一圈泛起涟漪。一圈涟漪消失在下一圈涟漪里。上一圈涟漪仿佛从未出现过。对岸亮起来了。有一个光点特別吸引着我,如同一个诱惑,来招引我穿过这片海。

海的那边是什么呢?山的那边又是什么呢?我们一直都在追问,一直在寻找。爬上了山,又在寻找海。远处的云伸向无止境的远方,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昭示着梦魇的到来,尽头是血色一般的美丽。

天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又是什么呢?她亮得让我觉得不真实,又是另一个光点,照亮我一个人的集美的夜空。仿佛时间在夜晚的时候总是要放大所有的美丽,因为天一亮又有新的伤疤。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这样过着。每一天都似乎在重复着生命的荒芜。最为困扰的问题是,我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呢?

于是顺着那条长堤,漫无目的地走着。一个人走着,就连突然出现的影子都能吓人一跳。我总是希望路永远没有尽头,能一直走下去。抬头看见夜空中那架逐渐离我远去的飞机,尽管它在离我远去,但我知道它永远不会融入那黑夜。

错落着的一座座嘉庚式经典建筑教学楼,灯火有些过于辉煌。倚在栏杆旁边的时候,一群群小虫子在头上飞来飞去。我想这些嫩绿色的小生灵应该不会像蚊子那样伤害我。我与岸边只有一水之隔,可就是这一水之隔,让当时的我觉得自己永远都只是一个异乡人。四年以后,我又来到了北京,尽管离我的家乡更近了,可我又开始恍惚。四年时间,集美学村已经变成了我的另一个故乡——这是我走在三月倒春寒的北京的胡同里时,在一个瞬间突然想明白的。我以前浑然不觉。集美学村的空气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当中。

北京的早樱盛开了,花瓣被风吹散,也随着河水长流。我做了一个梦,河水流进大海,集美大学东门的那座嘉庚先生的雕像站在海边上对我招手——梦的那端在河的尽头变成了现实。如果有一天我们在梦境之外的方圆相遇,也许只是擦肩而过,那感觉就如同随着河流飘荡的花瓣。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我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在集美学村的某个刹那。夏天的海潮,咸湿当中又带着热烈,我在集美学村夏日夜晚的极致浪漫之中歌唱舞蹈。后来在北京,我突然明白,原来我怀念的不止是集美学村那条海边步道,我怀念的是那段时光,那段最无忧的海边夏日时光。

可是怀念也只是怀念,我依旧不能停下脚步。从集美学村到北京胡同,从南方,到北方。从一个人,到还是一个人。无论如何,生活总是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奔去,美好也许如期而至。一个人的夜晚总是那么平庸且漫长。这让我一直觉得不够幸运。我必须承认我没有那么热爱生活。可是一个人倘若不心怀光明,那么能够触及的将只是无尽的黑暗。生活是个很客观的东西,无论你怎样,它永远是一个不变的姿态等待着你。我能够把握的是我自己。我只能不断地向前,不断地去追逐那一个光点。

(作者简介:本科毕业于集美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电影学硕士研究生。)